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2节 (第3/4页)
逸也不想让李毅知道。 “唉,现在临前正在申请地改市的升级,如果成功的话,安叔就能够再上一个台阶,如果现在调职的话,这么好的机会就失去了。”李毅想想也觉得可惜。 他是安逸的得力干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自然希望安自军的官场之路越顺越好。并且随着生意的做大,平时李毅也多和官场交集相当地密切,自然更懂得朝中有人对于做生意的帮助,所谓不求得能走后门占便宜,但求得能有一个清静也是好的。 至于临前申请地改市的事情,其实去年开始就已经在进行,今年也将会是最重要的一个年份。 最近这几年临前发展得特别快,不仅小商品市场名满华夏,各种工业的发展也进入到快车道。 现在的临前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攀升,再加上又是红色老区,在中央高层的老领导心目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这个地改市的申请得到通过的把握性相当地高。 只要申请报告得到中央和省里同意,临前将会正式成为一个地级市,相应的干部级别都会有一个提升。 如此安自军还能留在临前的话,就算是继续担任副市长的职务,也能够顺利地升到副厅的级别。等到那个时候再调职,就会有更好的安排。 只是事情不可能这样简单的,安逸心里暗暗想到,嘴里却是笑着说道道:“那当然是好,不过现在一切都是传言,还没有具体的消息,到时再说吧。” 传言归传言,安逸却也几分的把握,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安自军的调职也就在这几个月的事情,目的地倒是真的不明确,不过可以肯定会再官升一级,只是级别方面恐怕不会再有提升,还会是正处级。 其实安自军的这种升官速度,也算是一个奇迹,短短的时间就达到其他一生也或许达不到的颠峰。只是可惜就可惜在,如果等到临前地改市完成再调职,轻轻松松就是一个副厅级。 别看只是一个级别的调整,境界却是完全不同。普通的官员如果机遇不到,恐怕一辈子也迈不过这个坎。 不过安逸对此也不太担心,老爸的调职恐怕事情已定,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做出成绩,自然会再升职。 再说了,现在考核干部的指标就是发展经济,在这一点上面安逸有着绝对的优势。唯一感觉有太好的地方就是,安自军现在年纪也有四十四五岁了,如果再拖上几年无法升一个台阶的话,就会成为一个弱势,所以还得想一些办法让老爸尽快地出成绩。 安逸考虑到这些,思维就开始飘远,顾上钓杆上面的浮漂在晃动。 李毅看到,明白安逸这是在思考事情,也就自觉地闭上嘴开始专心钓鱼。 安逸看着波光潋滟的临河河面,想道:“看来蔺怀远他们还是更看重萧光宇啊,老爸现在份量还是不够。” 蔺怀远能在不到五十岁的年纪执掌一省权柄,已经足够说明他的后台之强硬。虽说现在还带着一个‘代’字,不过估计几个月会的人代会之后,就会摘掉这个帽子,正式出任东山省的省长。 至于蔺怀远的后台到底是谁,安逸也不太清楚,不过各方面综合得到消息,还有蔺小琳平时所说的,肯定也是中央某位元勋。这样的后台可以说是绝对强力,可也不能说没有后患。 毕竟这些元勋年纪也都已经很大了,又有总设计师带头逐渐退出决策层,只能发挥一些侧面的影响力。所以蔺怀远扶正之后,已经是华夏政坛金字塔有数的人物,今后也将会大力培养属于他自己派系人物。萧光宇当然就是其中之一,而安自军自然也是一样,已经无法洗脱蔺怀远派系的影子。 可是这样一来就有一个问题,现在萧光宇主政临前,政绩彪炳,地改市之后,肯定会成为正厅级的人物。而现在临前的市长李常华,平时和萧光宇关系接近,工作配合起来相得益彰,临前的发展势头能够如此之好,也是和他们两人互相配合得来的。 这样的事情按理说是好事儿,一二把手精诚团结,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也对地方发展有着绝大的好处。不过问题就在于,这种和睦的情形却不一定让所有人都乐于看到。 特别是随着临前申请地改市的报告如果通过,首先萧光宇就是正厅级的高级干部,李常华做为市长也是一样,而安自军水涨船高,副厅级别也会到手。这样在外人看来,就是蔺怀远一系势力增长得过快,容易失去控制。 如此一来,临前干部进行调整也就成为必然。首先自然就是安自军的调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