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五章 何去何从 (第2/3页)
真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看我陈政此番战国之旅怎么把你们当成七巧板给拼到一块儿去。 临行前,陈政还专门把赵胜和毛遂请到了嬴异人的住处,众人欢聚一堂痛饮了一番。 赵胜拍着胸脯保证,吕老弟尽管大胆的往前走,嬴异人这边儿就甭管了,邯郸城里的王孙公子、各方人士,若是不来异人这里坐一坐,就算他out了,保准是天天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人潮涌动、摩肩接踵、纷至沓来、座无虚席! 毛遂表现很是积极,虽然他心里也动过跟陈政去咸阳的念头,可是自己在赵胜这边儿正摇摇欲坠、岌岌可危,没准儿哪天这旱涝保收的工作就没了,哪还敢离开邯郸半步。不如在异人这里迎来送往,顺便结交一些有用的朋友。即使哪天被赵胜除了名,也能顺利跳槽、另投高门。 所以说,名利场上的人呐,虽然是整日坐在一起寒暄热闹,其实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算盘,各有各的计划。人,归根结底还是首先利己的,只有先利己,才会后利他。前者是必须有的,后者呢?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邯郸的事情安排妥当,陈政终于可以踏上天下统一大业的征程了。 离开邯郸城的那一天,陈政用范睢的路条包着断成两截的和氏璧,把它藏在了赵姬的府里。既然范睢的路条在秦国都不好使,在赵国又惹麻烦,那就不带了。至于和氏璧嘛,留着将来派大用场! 当马车接近邯郸城的西门时,独自骑马的李牧呼喊了一声车厢内的陈政:“吕大哥快看!” 陈政和韩非掀开车厢帘子,顺着李牧手指的方向一看,只见邯郸城西门边上张贴着刀疤脸的悬赏缉拿告示,几个百姓站在那里指指点点着。好吧!看来平原君赵胜在赵国不愧是王叔,这点小事儿自然不在话下。 一路西行,不觉间便到了上党。此时,这里已经由韩国的上党变成了秦国的上党,中间短暂的归属赵国可以忽略不计了,因为有赵国四十多万白骨可以作证。 也就是说,秦国和赵国为了争夺韩国的地盘儿,在韩国的地盘儿上约了场架,赵国被ko了。 历史经常会有相似之处。清末的中国不是同样上演了一场日俄战争,大白熊被黄鼠狼ko了一把嘛!这就好比你们家的两个邻居,为了抢你家的值钱东西,在你家厅大打出手,结果你家被抢了,厅也被砸了个稀巴烂。当你刚刚收拾好屋子准备过日子时,两个邻居又来了,一个嫌上次抢的东西不够多,一个要找回上次挨打丢得面子。那么主人家的面子呢?没有人会考虑。 陈政走在上党的地界里就浑身发冷,感觉这个地方阴气沉沉的让人不寒而栗,便催促老仆人快快赶路,怎奈车上的货物太重,猛踩油门儿还是十迈的速度。 从车厢往外望去,四周一片荒凉,偶尔经过的村庄也是残垣断壁,看不见人间的袅袅炊烟。看来,这里的男丁都被征发到长平回不来了,他们的父母妻儿也许已流落他乡。帝王的野心和**,其背后,传来的是人世间凄凉的悲鸣。 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如同有了美就有了不美,有了善就有了不善,世间有了尊贵就有了卑贱,有了富有就有了贫穷。当世人追求一个极端时,另一个极端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当两个极端碰撞时,也许就是天下动荡的开端。 走走停停,一路前行。突然,李牧远远望见前面有人影晃动。只见有一个人在前面站着,在他身后是几十个全副武装的秦国骑兵。 难道是范睢派来的?或者是楼缓和赵郝得到了什么消息?虽然来之前有一些思想准备,可真到见了此番阵势,也都不免紧张起来。 李牧嘱咐老仆人停下马车后,从背上抽出湛卢剑,一扬马鞭就奔了过去。 陈政和韩非在马车上焦急的张望着,心想,不会这么快就交上火了吧?若真是那样,等进了咸阳,岂不是要天翻地覆了? 咦?怎么李牧没跟他们打起来,反而跟前面站着那人聊上了? 又等了一会儿,李牧独自打马回来了。 陈政紧张的问:“前面什么情况?” 哪知李牧却笑了笑:“吕大哥莫要惊慌,前面之人乃是大哥的朋友派来接我们的。” “what?朋友?哪个朋友?” “大哥你猜!” 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