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美强惨权臣失败后_疑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疑云 (第3/3页)

滔天大祸竟然真的是赵廉那老匹夫一人闯下的?

    不,萧远不信。

    若是没有张甾的首肯,赵廉那怂包定没有这样的胆子。

    况且以张甾在朝臣中的威视,他能坐视赵廉独吞那么大一笔钱款?

    贪墨军粮、以次充好,这中间绝少不了张甾的手笔。

    他既然如此自信,那说明他完全不怕户部的账册会暴露自己伸出的手。

    如果不是在户部,那是哪一环呢?

    “皇上,西北告急!”杨谦的疾呼打断了萧远的沉思。

    确实,当务之急是解西北之困,萧远险些为了扳倒右相而误了大事。

    “陛下,臣以为贪墨军粮一案暂缓,需得派兵驰援西北大营,眼看寒冬将至,突厥人越发猖狂,若是西北大营一破,西北的百姓比受屠戮,甚至整个北方会陷入无险可守的境况。到时候,突厥人的骑兵在平原上一日千里,怕是京城也岌岌可危啊。”

    萧远的一番陈述说给李承沣听,他都没有太大的波动,唯独听到最后京城有难,许是觉得未及自身,立马变了脸色。

    “快,快派兵。”

    李承沣说完,脸上先有些挂不住了。先帝怕儿子与朝臣勾结,尤其忌惮兵权,导致李承沣对于军事一窍不通,值此用人之际,满朝文武之中他竟然选不出一个适合领兵出战西北的人物。

    “萧大人对军事倒是有一番间接,想来突厥人胸无点墨,只会横冲直撞,若是萧大人这样智计的人领兵,必会杀得他们片甲不留?”张甾有意挤兑萧远。

    “张大人说笑了,萧某一介文人,哪里懂得用兵打仗的事,增援西北,还得能人来干。”

    李承沣见萧远并未推举让谁来领兵,意识到这是个绝好的机会,萧远虽然看起来手眼通天,但托先帝的福,兵权仍是铁板一块,他这个做儿子的插不上手,旁人也别想插得上手。

    “诸位爱卿,可有自愿领兵支援西北之人?”

    李承沣冲他的臣下抛出了橄榄枝,他不想调动镇守在东北的唐家军,他想要从中央派一批人马过去。

    这批人马由他亲手提拔,从西北回来有了战功,全是李承沣一手提拔,假以时日,他就能给自己打造出一支王军,一支听命于皇上,而不是哪个老将的部队。

    “臣愿前往!”

    一个年轻的武将出列。

    萧远认出他是张甾家的一个小辈。

    怪不得,张甾在今日的朝会上如此好说话,原来他打的是这个算盘。

    张家小辈带兵解了西北之困,有了战功傍身不说,还与西北有了勾连。

    大周自开国以来一直严防武将和朝臣勾结,生怕手握军权的人左右朝纲,为此不惜把大周的良将都调到边疆驻守,非召不得进京。

    不仅如此,因为担心名将风头太盛,像唐家这样在军中颇有威望的世家,早就发现了皇上的忌惮,主动把独子送进宫为质,以免皇家猜疑。

    没想到福祸相依,这个孩子原本是镇国公一脉的弃子,如今倒成了唯一的香火。

    如此严防死守,就怕军权染指朝政,或者像张甾那样,权臣勾结军权。

    张家小辈学武,原本还以为是闹着玩的,没想到张甾竟然那么早就按捺不住了。

    不止!

    萧远忽然意识到贪墨军粮一事还未有定论,他还没找到张甾在这链条的哪个地方翻云覆雨,此番搁置下来,待燃眉之急解了,他势必会重启对张甾的调查,此时他让自家人去西北,怕是想着毁尸灭迹,彻底把自己从贪墨疑云中摘出去。

    这样一石二鸟的算盘,他怕是打得太响了。

    萧远的目光原本只盯在京中,那个张家小辈倒是给他指了条明路。

    种种疑惑都有了合理的解释,张甾为什么如此坦然,因为他根本不是在京城动的手脚,真正瞒天过海的地方,就在西北。他越是急于掩盖西北,越是说明,扳倒他的关键就在西北!

    “张家果然少年英豪!”李承沣称赞道。

    李承沣未尝没看出张甾的野心,但是比起萧远独大,他更愿意右相能够相抗衡。

    皇权太弱了,他迫切地需要朝中有人相助。

    除此以外,张家在李承沣心中有着不一样的地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