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导演[娱乐圈]_第22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6节 (第2/3页)

多观众完全是冲着秦砚、谢北杨、奚芊芊的名气才去看的。

    虽然一些华国近代社会背景的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也有不俗的表现,但也仅仅是在电影节上罢了,海外市场根本就不喜欢这些作品。

    谁知道看着看着,他们就彻底进入了剧情的氛围之中。

    这的确是一个发生在华国的故事,但其他国家、其他年代同样也有很多像“刘大力”这样的人,出生在一个固定的阶层之中,用尽力气也难以逾越。

    人类经常说着换位思考、互相理解,然而事实却是人类的喜怒哀乐其实相去甚远。

    而秦砚的成功之处,就是让观众产生了代入感,看完了“刘大力”的故事之后,免不了一声长叹。

    愿意大半夜看首映的观众,都是年轻且狂热的电影迷,当然肯定也有很多演员的影迷。这些观众大概率都是互联网的忠诚用户。

    电影放映结束,网上的讨论度便在不断增加。

    “oh!还有谁没有去看电影吗?这是绝对不能错过的经典。”

    “我准备周末带着朋友/对象/父母再来看一次!”

    “可惜最后xxx死了。”、“为什么xxx剧情啊”

    类似的网络评价为电影积蓄着热度,直到各种影视工作者、影评家看完电影,洋洋洒洒、文采飞扬的影评出现后,两部电影的讨论度开始不断上升!

    而秦砚和谢北杨秦砚负责了在平城举行首映典礼的《地球要塞3》和《生于淤泥》。

    一个导演的两部电影同时上映就已经是史无前例的事情,更不要说同时举办首映仪式了。

    这是史无前例的壮举,同样也是让人咬牙切齿的难题。

    两部电影的观众本来就不同,秦砚总不能把观众放在一起吧。而且两部电影播放结束,肯定得和观众互动,难道把一个秦砚劈成两个用?

    还好谢北杨获得了影帝,从地位上完全撑得起《生于淤泥》的首映典礼,这才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虽然在同一个电影院,二人从入场式开始,便没有看到彼此。

    说实话在看电影的时候,两人都有些想念对方,毕竟是自己作品正式上映,正式接受观众的检验,他们都想和彼此在一起分享情绪。

    二人虽然没有在一起,但是在电影播放结束的时候,他们都感受到了放映厅内观众的欢呼。

    而且两部电影的观众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看完电影后,很多观众都是一边哭泣,一边鼓掌,甚至还有人大声吼着:

    “秦砚,你不是人!”

    虽然秦砚和谢北杨并没有预演过首映的互动环节,但两人却遭遇了一样的挑战。

    在《地球要塞3》的放映厅,有观众直接向秦砚提问道:

    “秦导,你为什么要把沈楚楠拿出来鞭尸,你太狠心了!”

    提问的是一个可爱的小女生,她即是《地球要塞》的原著粉,又是谢北杨的影迷。

    其实她本来想先看《生于淤泥》,谁知道没抽中《生于淤泥》的首映式,反而抽中了《地球要塞》。

    她高高兴兴地来看电影,看到一半就泣不成声,她突然有些害怕秦砚会在《生于淤泥》中怎么虐待谢北杨了。

    秦砚笑着说道:“我只是希望你们能永远记住他。越是遗憾、越是痛苦,你们越是能记住沈楚楠啊。”

    多么杀人诛心的回答!回应秦砚的是观众们不满的嘘声。估计也只有秦砚才敢这么得罪观众了。

    而在《生于淤泥》的现场,谢北杨遭遇的问题更严苛。

    “请问谢老师,和秦导拍戏你会不会很痛苦?”提问的并不是谢北杨的影迷,而是一位记者。

    他就想找点刺激的话题,虽然明天的头版头条肯定是秦砚的两部电影,但这年代都追求差异化竞争,越轰动越好。

    谁知道他的提问竟然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疯狂鼓掌。

    面对观众和媒体工作者的起哄,2号的特别严肃说道:

    “的确秦导会对我有体型上的要求,但我认为这是剧本的必然要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