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1节 (第2/6页)
只有一根主枪管,因此重量也比管风琴机轻得多,一个人就可以搬,而且造价也比管风琴机要低得多了。 段鹏等人也看得两眼发光,等测试完了之后,段鹏兴奋得道:“这种连发枪太厉害了,完全可以取代目前使用的管风琴枪。” 何冲也道:“是啊,如果在一个团里有十架这种连发枪,完全可以对抗三万人的进攻了。” 商毅也连连点头,道:“不错,不错,这种枪造得确实不错。” 孙和鼎听了,也十分高兴,道:“王爷,各位看第二种连发枪吧。” 这时兵工厂的员工已经将第二种连发枪装好了,这种连发枪的样子到是像一门火炮,有一个粗大的炮管,并且架在一辆炮车上推过来,也是三架。 段鹏不禁好奇道:“这不是一门火炮吗?怎么叫连发枪呢?” 商毅笑道:“你过去仔细看看。” 段鹏听了,马上来到这门像火炮的连发枪前,这才发现原来炮管是一个大圆筒,里面密密麻麻排着几十根枪管,样子到像蜂窝一样。段鹏这才明白,其实还是多管连发枪。 这种枪的名字叫米特留雷斯枪,是在1851年,比利时的法肯姆普斯上尉发明了一种改良的排放枪,后来由他的同胞比利时著名的军械设计师,约瑟夫·蒙蒂格尼进行改良,被当时法国拿破仑三世采用。后来“米特留雷斯”这个词,也成为法国机关枪的名词。 米特留雷斯枪是将三十七根枪管铸在一个圆管里,子弹装填工具是一块带有三十七个圆孔的钢板,每个圆孔内插入一颗子弹,每颗子弹的位置对应一根枪管。击发机构由一个手柄驱动,顺时针转动手柄一周,全部三十七发子弹会在一秒钟内全部射出。然后再抽出子弹装填钢板,更换一块,就可以继续发射。 如果射手愿意,他也可以通过控制摇动手柄的速度让每根枪管以任意速度依次击发。居说按照当时的记录,一个cao作娴熟的米特留雷斯枪cao作组的平均射速为每分钟十二次齐射,即四百四十四发子弹。当然这只是一个理论数字,在实际cao中,是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准。 不过由于米特留雷斯枪的外型像一门小炮,又装有轮子,因此法军在普法战争中并没有把它拿来当作步兵支持武器,反而大部份被当成炮兵使用。结果表现得一蹋糊涂,只有在少数支持步兵的例子中,它的效果十分良好。结果在普法战争之后,被加特林枪取代了。而比利时也曾把它推销给当时的中国,但中国并没有购买。 但由于米特留雷斯枪的制做工艺过于复杂,由其是对子弹装填钢板和枪管对位的精准度也要求更高,因此出故障的机率也就更大。在试射的时候,只有一门米特留雷斯枪在三分钟内顺利发射,其于两门都出现了卡壳现像。但顺利发射的那一门米特留雷斯枪,在三分钟内,打光了十三个子弹装填钢板。平均一分钟达到惊人的一百五十发。虽然射程和防卫枪差不多,但射速几乎是防卫枪的一倍,因此威力也更大。 段鹏、何冲、张达江等人也看得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儿,段鹏才道:“如果不是卡壳的话,这种连发枪也在可怕了。” 商毅也点了点头,在这个时代,米特留雷斯枪确实己经是最可怕的武器了。不过现在看来,目前的工艺水平离这种枪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估计还难以大规模的普及部队使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第四卷 纵横篇 第二二二章 新武器(三) 下面测试第三种连发枪,这种采用的是跟前二种的连发枪完全不同设计,只有一根枪管,没有转盘,而枪管上方设计了一个弹药斗方,子弹药就是斗方放入。 这种枪叫做咖啡磨枪,用于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因为这个斗方很像咖啡磨的方形漏斗,因此当时美国总统林肯给它取名叫咖啡磨枪。 它的填弹方式是,在使用之前,首先将纸壳子弹装在一个小铁管中,底部装上雷管帽,放在枪管上方的斗方里。由于重力的关系,装有子弹的小铁管会一颗颗落下到枪机里,枪手转动摇杆,子弹会在铁管对正枪管时发射出去,然后空铁管会从底部掉出。此时弹药手的责任就是将铁管捡起,重新装填子弹,然后放到上方的漏斗里,持续供应弹药。就箅卡壳,也可以马上排除,继续射击。 在测试的时候,三部咖啡磨枪都出发卡壳现像,但排除卡壳之后,又继续射击,三分钟内,三部咖啡磨枪的射击次数为:二百九十二发,三百零五发,三百二十一发,平均射速在一百发五右。 由于咖啡磨枪不像其他的连射枪,在发射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