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2节 (第6/6页)
十年时间,菲律宾的经济还没有第二次大屠杀之前的水准,而且自己在一六四三年、一六四四年曾两次击败过西班牙军,对西班牙殖民者应该会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因此在最近几年,应该不大可能会再次发生大屠杀事件。 因此商毅对此还有些半信半疑,道:“这是真的吗?” 李格非道:“回禀王爷,这是张庚秋专程从马尼拉赶回来,告我的。” 商毅点了点头,道:“立刻请他来见我。” 第四卷 纵横篇 第二二七章 排华事件(二) 四名内阁成员中,李格非是付责海外事务的,因此其他三人也向商毅告辞,去准备和清廷使臣交涉会谈的事情。 不一会儿,李格非带着张庚秋来见商毅。张庚秋和商毅也是老熟人了,早在商毅开办丝绸厂的时候,张庚秋就己经是商毅坚定的支持者。张庚秋是一个做海外生意的老商人,在海外的生意很多,在马尼拉也有很多产业,因此也相当于商毅在马尼拉的代理人一样。 而这几年在商毅的支持下,张庚秋的生意也做得很顺利,产财番了两倍,而且在菲律宾的华侨当中有一定的号招力,有几分华商首领的意思。不过张庚秋毕竟还是一个商人,本身并没有领导华人与西班牙殖民者对抗的能力,因此必须借助商毅的力量才行。 这一次回来向商毅报告这个消息,张庚秋还带来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张伯华和张仲侨,以及张伯华的儿子张奋强。 张伯华大约有三十七八岁的年纪,张仲侨三十出头,都是一副颇为精明的样子,并且带着几分书卷气。这也是商人的惯例,在经商发财之后,都会让自己的子孙学些经史子籍,将来考中了科举可以光宗耀祖,就是考不上,多读一点书也是好的。当初郑芝龙对郑成功,也是这么培养的。而张奋强只有十八九岁的年经,装一身紧衣箭袖的武士服,举手投足之间,到是有几分练家子的风彩。不过这到并不奇怪,因为跑海外的人多少也都要会两下子。 张庚秋己经是年近六旬的人了,虽然身体还算强健,但毕竟也进入老人的行列中,开始把自己的产业陆继交给两个儿子处理,因此这一次把儿孙都带来,也是让他们和商毅见个面,以后可能由他们和商毅的接触会多一些了。 因为有张庚秋的这一层关纟,商毅对他们也很客气,双方就坐之后,商毅也立刻问道:“张船主,你说干系腊人会对吕宋的华人下手,这消息是从何而来的?” 张庚秋道:“回禀王爷,实不相瞒王爷,在下在马尼拉城中安排了不少的耳目,打探消息,听其中有人向在下通报,干系腊总督近日来招集手下的军官、还有吕宋当地土著的酋长进行多次密议,都说我等华侨的势力扩充太快,有必要控制一下华人的扩张,同时有人开始建议,杀一批华侨,使华侨的人数下降一起。” 商毅点了点头,道:“也就是说,现在干系腊人还只是议论,并未成为定议,因此事情也许还有挽回的余地?” 张庚秋摇了摇头,道:“回禀王爷,依在下看来,此事早晚将成局,绝无挽回的余地。” 商毅道:“张船主为什么这样说?” 张庚秋道:“在下今年五十有七,万历三十一年那次大屠杀,在下年仅十三岁,当时躲在一群死难华人之中,一日一夜,才侥幸逃得一条性命。后来做了一个商人的义男,仍就经商来往于中华与马尼拉之间,眼前三十余年,马尼拉又得以恢复,原以为再不会有屠戳我华人之事,那知在崇祯十二年,干系腊人再度无故杀我华人同胞。那一次在下听到一些风声,抢先一步逃离了马尼拉,才幸免遇难,当时在下曾劝过不少同伴,一起逃离马尼拉,可惜无人听从,结果全都死于非命。从此以后,在下一直干纟腊人心存警惕,因此也买通大量眼线,探查干系腊人的动像。” 顿了一顿,张庚秋又道:“另外在下也收集了许多前两次杀戳的异常发应。在每次杀戳之前,干纟腊人都会招集大量吕宋土著,挑动他们与我等华人之间的关纟,煽动土著向我等华商闹事,待事态过大之后,再联合其他土著,一同向我等华人动手。因此在下以为,这次杀戳,必会发先。” 张伯华也道:“王爷,在我们父子离开马尼拉之前,己经发生了好几起吕宋土著和华商的冲突,都是土著强要压低商品价格,或是要强占地方,华商不允,土著立刻大打出手,已经出了好几条人命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