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3节 (第4/6页)
名士兵中,班长房箴己经出任一五营营长、战士刘晓一、温中都晋升为连长,因此两个营也确实是精英部队。 商毅对段鹏的安排也十分满意,并且接见了宋协昌、房箴和另一名营长韦章裕,告诉他们这一战的重要性。 而张庚秋得知商毅果然派出人马,出征菲律宾之后,又一次来求见商毅,自告奋勇要带着自己一家随军一起出战,帮助第一批军队,同时也可以组织当地的华人,一起团结起来,抵抗西班牙人。而商毅也考虑到,有一个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出面,对先期部队确实有帮助,因此也同意了张庚秋的请求,并对他们一家再三感谢,同时又咛嘱宋协昌,一定要保护好他们一家的安全。 最后商毅还决定,出动自己一支暗藏的军队,大明版的加勒比海盗,李华梅舰队,支援对菲作战。 自从将李华梅的海盗经过包装之后,李华梅就带领着这支山寨版的加勒比海盗,在南洋一带海面上打劫外籍商船,抢到的商品货物就送到杭州来销脏,并且换取军需物资、粮食、武器、战船等等,装配自己的海盗部队,因此现在李华梅的海盗团队势力大增,虽然还达不到当年十八芝那样的水平,但也不再在小打小闹的小毛贼了。 因为她们活动的地方遍及整个南洋地区,而且随时都可以出动,因此商毅也决定动用这支秘密舰队,从海上支援先期低菲的部队作战,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登陆作战。 随后商毅又找到在南京的天主教传教士,直接告诉他们,自己将要向菲律宾发动进攻,要求派出一名洋和尚,为自己向西班牙人传递警告,并且将王夫之所写的谕文翻译成西班牙文,请洋和尚带给查孔。 汤若望得知西班牙人又要在菲律宾搞大屠杀,也不禁大吃一惊,他当然知道,商毅可不同于他以后见过的几名中国皇帝,把商毅比作中国的亚利山大大帝或是凯萨大帝也丝毫不为过,如果他说要进攻马尼拉,那可就绝不是说着玩的,而且他对双方的实力也有所了解,也知道西班牙人根本就不是南京政府的对手。 当然汤若望但心的并不是西班牙人的命运,而是自己在菲律宾的那些同行们。正是漏底怕老乡,汤若望当然知道在菲律宾的同行们是什么徳行。 在大航海时代开始的时候,葡萄牙人口号是种族与灵魂,而西班牙人的口号则是黄金、荣耀和福音,基本上都带着宗教圣战的影子。可以说从大船海时代的开始,也是天主教会对外扩张的开始。而这其中又以西班牙人的宗教信仰更为狂热一些。因为现在的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就是以天主教会的保护者而自居。 菲律宾已经是西班牙人的天下,因此天主教会在菲律宾的势力极大,传教士多达数百人,由其是马尼拉大主教,可以参与菲律宾的重大决策事务,连历任的菲律宾总督也要让他几分。 而天主教会在菲律宾传教活动可不比在中国,像个小媳妇一样处处小心,处处委屈求全。完全可以横着走,各地的分舵都设有宗教审判所这一机构,只要指定谁是异教徒,就会立刻被抓走关进审判所里。因为中国人信仰宗教往往都是多种宗教并存,而天主教本身带有很强的排他性,完全是唯我独尊,因此在传教士的眼里,中国人绝对都是异教众,都该死,在前二次马尼拉大屠杀中,天主教会也起了不小的煽动作用,有少数传教士甚致还亲自cao刀上阵,残杀了不少华侨。 汤若望当然知道,商毅对天主教其实半点信仰都没有,因此如果这些传教士落到商毅手里,下场自然是可想而知。尽管汤若望对自己的这些同行的行为也不赞同,但毕竟都是同一个组织的人,也不希望他们死在商毅手里。但天主教会在马尼拉的成份及为复杂,大体分四个教会:奥古斯丁会,方济各会,多明我会,耶稣会。而在中国只有耶稣会这一个教会,这几个教会互相之间也存在竞争,因此中国教会最多只能在马尼拉的耶稣会中说得上话,和其他几个组织,基本都没有来往。就算想帮忙调解,也使不上力。 而接到了商毅的要求之后,汤若望和其他洋和尚们商议于一夜,最后决定,派阿科尼亚为首,带领傅泛际、阳玛诺、郭纳爵三名葡萄牙籍传教士,一起赶奔菲律宾,首先尽力调解双方的关系,如果实在调解不了,则尽可能保全一部份传教士,以及教堂、教众,当然是在保证自己站稳中国一方立场的情况下,毕竟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付不容易在中国打开了这么一个局面,汤若望也不想放弃。汤若望到是也听说过中国的那句老话:死道友不死贫道。 就这样,在三天以后,六艘装载着士兵、传教士、武器、粮食、弹药以及为了掩人耳目而带上的少量商品的商船从杭州出发,驶向菲律宾而去。 而在另一方面,内阁派去和清廷来使交涉的官员也和他们碰了面,但双方只谈了一次,就立刻谈崩了,因为清廷根本就不想割让任合的土地,只想以现在的疆土为边界,签定和约,这显然和商毅的要求不符。当然这一次出面的都是小人物,只付责传话,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