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5节 (第3/6页)
的势力发展很快,到三月份时,就扩大到了一万余人,转战济南府东中部地区,相继攻克了高苑、新城、长山、淄川等地,杀死了清廷的高苑知县武振华,长山知县周懋臣等人。 在顺治六年三月,起义军攻克淄川城之后,抓获了在城里居住的,被革职居家的乡绅孙之獬。 在三年以前,孙之獬曾向清廷上言,建议清廷治下的所有汉族百姓皆从满俗,易服剃发,从而也引发了清廷下达剃发令,而孙之獬也因此得到了清廷的赏识,一度官运亨通,出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兼兵部尚书,招抚江西提督军务。但商毅收复南京之后,清廷在江南的官员纷纷北逃,孙之獬到也机灵,当然也在其列。但逃回了北京之后,清廷的汉官也都恨其无耻,因此借机纷纷弹亥孙之獬弃职之罪,结果清廷将孙之獬革职,只好回到老家安居。 在起义军围攻淄川县的时候,淄川知县刘修己认为孙之獬做过兵部尚书,又招抚过江西,有军事才能,又经过实战锻炼,于是邀请孙之獬帮助自己守城。 而被清廷罢职之后,孙之獬一直都不甘心,盼着能够有机会再被清廷启用,而在他看来,农民起义军不过是一批乌合之众,而且淄川离济南不足三百里,最多五六日,清廷的援军就可以赶到,因此正是一个向清廷表示自己忠心的大好机会。于是不仅应刘修己所请,招集家人,帮助清军守城,而且还倾尽家财,设立重奖守城的清兵,满以为可以守住淄川,等着援军来到。 那知在谢迁率领起义军进攻到淄川县城的时候,城里的百姓自发组织暴乱,打开城门,放起义军入城,孙之獬听到城破之后,退入自己的住宅。穿上官服,向北遥拜后,欲悬梁自尽。但这时,义军己蜂拥而至,闯入内宅,将孙之獬救下,捆绑起来,押解到县衙。 虽然说清廷下达剃发令,实际是势在必,孙之獬的上言,不过只是一个导火索,但当上了出头鸟,自然也就成为了众矢之的。因此抓住了孙之獬,当然不会放过。于是就在县衙,由谢迁当众宣布其罪状,用锥子遍刺其身,插上头发,恨声不绝地骂道:“我为汝种发!” 孙之獬自知自己众怒难犯,已无活理,于是破口大骂,只求速死。被他激动的起义军将其口缝上,凌迟而死,还把他在城中的孙子、曾孙杀了个干净。孙之獬一家八口人,全部死在淄川城中。 第五卷 飞天篇 第十二章 全面进攻计划(下) 在起义军进攻淄川县的时候,济南的阿巴泰也派遣人马,平定这次叛乱。和清军的正规军相比,起义军的战斗力就明显要差得多,因此起义军虽然攻克了淄川县之后,但清军也相继收复了高苑、新城、长山等县、各地的起义军均被清军杀得大败,兵力损失也超过了半数。 而谢迁等起义军首领商议之后,决定集中现有兵力,驻守淄川县,然后向青州的中华军求援。 其实在谢迁起义一爆发的时侯,山东军区的周少桓就已经收到消息,他一面下令,分派各军集合兵力,准备战斗,一面也向南京发出报告,建议借这次谢迁起义的机会,向济南、兖州一线发动进攻,击败阿巴泰部的清军人马,攻占山东省全境。 这时商毅还没有收到海军舰队发回的消息,但他一直都在考虑,下一步将对南阳、徐州、济南三方的那一方发动进攻。在一开始,商毅倾向于首先向南阳发动进攻,因为清廷在南阳的兵力相对薄弱,而且离北京也要远一些,这样对中华军相对更有利,虽然商毅也确信,中华军的实力在清军之上,但这次出兵,是对清廷展开全面进攻,不同于以前的了防守反击或是战略反攻,因此商毅还是打算选择比较稳妥一点的方案。而且攻下南阳之后,向西可以进取关中,向东可以攻占河南,向北可以直攻山西,可以四面出击,回旋的余地也大一些。 但接到周少桓的报告之后,商毅也意识到,现在山东确实出现了好机会。因此也开始考虑先打山东的方案。不过一但中华军占领了山东,等于是将清廷给拦腰截成两段,同时可以直接危胁到北京地区,也就意味着将和清廷展开全面决战。中华军是否已经做好了这个准备,商毅心里也还拿不定把握。 而使商毅最终下定决心,发动进攻山东的战役,是在两天以后收到了联合舰队大获全胜的消息。 收到了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商毅吃完了晚饭,正和妻妾们一起陪着儿女们一起玩。这时卫兵将战报送来,商毅看过之后,也十分兴奋,因为这就意味着伏波军可以随时从海上向渤海沿岸的地区发动进攻,而清廷则必须在津京一线布置大量的兵力,以确保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