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啸大明_第33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4节 (第4/7页)

手全都在护城河边就位,对城上的清兵进行精确打击,掩护进攻的部队。在下一次的进攻中,一定要攻下南阳。

    这一边中华军在总结,而在南阳城里,耿仲明还是惶惶不可终日,虽然今天清军守住了南阳城,而且在战后耿仲明也马上兑现了自己承诺的奖励,拿到赏银的清兵也都欢庆不己,因此士气还保持得很不错。

    但中华军的这种爆破攻城战术,确实让耿仲明大为震惊,怪不得中华军自从收复了南京之后,一直都攻无不克的,用这样的攻城战术,还有什么样的坚城能够抵挡得住中华军的进攻。就是在今天的战斗中,有几次都差一点让中华军攻进城里来了。

    因此尽管清军最终还是挡住了中华军的进攻,但明天会怎么样,单靠赏钱的刺激,还能使清军的士气维持多久,耿仲明心里可一点底都没有,事实上如果不是商毅的反正起义条件中,不包括关外的汉人,耿仲明也许真得会考虑,向商毅投降的事情。但现在想这些都没有用了,只能盼着石廷柱那边快来援助自已。

    但耿仲明还不知道,石廷柱其实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来救援南阳,这时他正在向新野发动进攻。

    自从中华军攻克了邓州、新野之后,石廷柱一面在唐州驻守,一面密切的关注着中华军的动态。中华军向南阳发动进攻之后,石廷柱立刻意识到自己一直等待的机会来了,于是立刻带领三万人马,包括神兵营的全部人马,赶来攻取新野,从中华军的背后下手。

    神兵营是由汉军八旗组成的清廷新军,统领是李永芳的五子巴颜,虽然神兵营是六支新军中人数最少的一支,只有一万三千人,但仍然配有火枪八千支,火炮二百二十余门,火枪火炮的数量和编制有一万五千人的神军营差不多。

    在第一次山东战役期间,驻守山东的神威营在防守章丘县的一战中,表现得十分出色,给中华军造成了很大的损伤,而清廷也将这一次战斗的结果传遍其他各军,以鼓舞各军的士气,同时也证明按照中华军的方式训练新军确实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正是有了神威营的这一次战绩,也让石廷柱对神兵营充满了其待。另外在出兵之前,他也打听清楚了,中华军在新野的守军只有一个团,现在清廷对中华军的编制和装配也都十分清楚,中华军的一个标准的步兵团,兵力约三千五百余人,大约有火枪三千余支,火炮六十余门,但都是中小型火炮,没有重型,而新野本身只是一个小县城,城防设施十分简陋,因此石廷柱也对这一次出兵,充满了信心。

    新野是河南、湖北交界处的一个小县城,但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这里北依宛洛、南接荆襄,西临秦陇,东通大别山,有百里平川,八水竞流,自古有“南北孔道,中州屏障”之称。由其是在三国时期,这里曾发生了几次重要的战役,而且又是蜀汉政权的发源地,因此在《三国演义》里,有许多事件都与新野有关,在中国的县城当中,新野县是居有很强的知名度的。

    驻守新野县的,是中华军二十二旅的十七团,团长叫周汉伏,是周家的一个远房族人,他虽然不是在最初就跟随商毅起事的老人,但在商毅南下之后,就加入了当时还是叫商家军的队伍,也算是有比较老的资格了。

    不过和周汉伏同期从军的人中,这时至少也是旅级,有不少都升到了师级,但他却还是一个团长。这到并不是因为周汉伏的能力不足,相反在打起仗来,他带的团是出了名的勇猛善战,立下不少功劳,这几年来获得的各种奖章就有十几枚。但他的脾气并不好,因为事事都想争先,不是和上级顶嘴,就是和同僚打架,又总是犯一些小毛病,比如偷偷违令喝酒之类,结果总是升二级降一级,只能到现在这个位置。好在是他也没心没肺,受了处罚也不往心里去,想着只要是打几个胜仗就找回来了,因此还是照犯不误。

    因为新野县正好位于南阳正南方,保护着进攻南阳部队的背后,李定国也考虑到,唐县的石廷柱有可能会用围魏救赵之计,以进攻新野,来迫使中华军撤军回援,因此在新野县也要派一支过硬的部队驻守,于是就派到了十七团头上。

    一开始周汉伏相当不满意,因为中华军在进攻邓州时非常顺利,因此没有让十七团出战,他也憋了一口气,准备在进攻南阳时好好露一手。那知李定国派他驻守南阳,保护大部队的后方,当时他就想去找李定国理论,结果被军长黄庆文批头盖脸的大骂了一顿,只好悻悻的带着十七团,来到新野驻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