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啸大明_第34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5节 (第3/7页)

看得见,但己无法联络了。

    而中华军己将清军仅存的两个村庄阵地团团围住,根本就无路可逃,不过指挥作战的赵英杰并没有下令立刻发动进攻,而且派出降兵向这两个村子的清军喊话,让他们放下武器投降。

    这时尚善已经对坚守阵地,等待援军不抱任何幻想了,但他也知道,自巳是清廷的宗室,就算是投降,估计也不会有好结果的,与其投降,不如在这里和中华军拼死一战,以身殉国。因此对降兵在阵地外的喊话根本不予理睐,还派士兵向降兵开枪射击,打死了几名喊话的降兵,而其他降兵见了,也都立刻退了回去。

    不过尚善虽然坚持不投降,但在另一个村防守的清兵可就没那么好了,在降兵喊话之后,军心立刻开始动摇了起来,绝大部份士兵都有投降的打算,虽然有少数满军还想负隅顽抗,死战到底,但毕竟是势孤力单。大批的守军都冲出了阵地,向中华军投降,不一会儿就走得差不多了。

    随后中华军出动部队,占领了阵地,少数不愿投降的清兵都在阵地作最后的抵抗,但全被中华军消灭。

    现在清军只剩下最后一个村子,而赵英杰见喊话劝降无效,立刻下令,向这个村子出动了最后的进攻。尽管清兵们都怀着必死的决心抵抗中华军的进攻,但这时双方的实力相差实在太过悬殊,仅仅是中华军的火炮,就足以覆盖整个村子了。

    因此中华军首先用火炮一阵猛轰,彻底瓦解了清军的防线,随后突击部队冲进村子里,和残余的清军展开了白刃战,在半个小时之后,清军的抵抗力被彻底瓦解。守在村子里的三千多清军,除了少数汉军投降之外,其余全部都战死在村子里,最后在村子的一间屋子里,发现了尚善的尸体,他是自尽身亡的。

    战斗全部结束,尚善部全军覆没,中华军一共歼灭清军一万八千余人,俘虏投降的人数多达三万余众,其中还有五千多是从徐州逃出来的居民。而中华军自身的伤亡,还不到三千人。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七十九章 徐州战役第二阶段(四)

    另外尚善部逃离徐州时,携带了大量的物资钱财,分水陆两路撤退,水路的船队早被山东军区第五军堵住了黄河水道,无法撤回归德府,只能在中途停泊。而山东军区第九军和淮安府的水军沿黄河杀到,将清军的船队一网打尽,所有船只和运载的物资也全都被中华军缴获。

    而在陆路上,尚善部携带的物资钱财当然都屯放在清军的阵地里,虽然在战斗中损失了一些,但大部份依然剩余下来,也全都成了中华军的战利品,因此在消灭了尚善部之后,中华军的收获极丰,不仅得到了大量的粮食、草料、盐、布、药材、车辆、船只、牲口等等,另外也还有值价不菲的金银细软之物。

    在战斗结束之后,赵英杰也下令,留下两个师,在这里清理战场,统计战利品,并押送俘虏,缴获的物资到徐州去安置。自己率领其余的人马,向砀山县发动进攻。

    进攻中华军的防线,救援尚善失败之后,勒克德浑退守砀山县,一面催促耿仲明尽快进军,一面也不断派人,打探尚善的情况。但很快两方面都传来了坏消息,耿仲明在救援的途中被中华军打得大败,这时已经退回到徐州去了,而尚善部也被中华军围歼,全军覆没,虽然现在还没有得到尚善的生死下落,但估计也是凶多告少,不是战死,就是被中华军生擒了。

    因此勒克徳浑也又悔又恨,如果尚善能够早一点撤军;如果自己要求尚善在撤军的时候,扔弃掉那此辎重物资,快速行军;如果在尚善被围的时候,自巳救援他的动作再快一点,再坚决一点;如果耿仲明的进军再迅速一点,不那么拖挻,总之在这么多的如果之中,能够有一二个成为现实,那么尚善部也就不会遭到全军覆没的恶运了。

    但现实的情况是,尚善部已经被中华军歼灭,而中华军的下一个目标也十分明显,就是砀山县,现在自己驻守砀山县的兵力不足两万,根本就不可能抵挡得住中华军的进攻。而且这时耿仲明也己退回了陈州,自己没有任何的援军,另外就是耿仲明的人马没退,勒克德浑也对清军的任何救援部队都失去了信心,一切只能依靠自己,其他任向人都是指望不上的,一但砀山县被中华军包围,那么尚善的下场,就是自己的前车之鉴。因此勒克徳浑也当机立断,立刻下令,放弃砀山县,全军迅速退回归德府驻守。

    幸好是勒克徳浑下令得快,清军前脚刚一走,中华军的大军就杀到了砀山县,虽然兵不血刃的占领了砀山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