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7节 (第5/6页)
和东面都有中华军的部队在进攻,西面的广西早就己经被中华军占领了,能够向那里逃;而死战又拿什么战,现在广州城里的军队己不足五千,火枪只有二千余支,火炮也只有四十多门,广州虽然不是北京、南京这样的都城级的城市,但也算是大城,想要守住广州,至少也要二三万人马,这么一点兵力怎么可能守得住呢?新招募的军队到是还有一万多人,但尚可喜也明白,这批人根本就还上不了战场。 但这时也不容尚可喜多想,因为中华军己在番山附近上岸,离广州只有数里的距离。如果再不决定,可就来不及了。好在是尚可喜到底也是带兵征战多年的人,虽然还算不上什么名将,但还是有几分决断力,因此立刻决定,先退出广州再说,毕竟现在广州的兵力太弱了,根本没有一战的能力,只能先退出广州,争取能够和尚之信、尚之孝两部的人马汇合,然后再做打算。至少汇合了尚之信、尚之孝两部的人马之后,尚可喜会觉得心里踏实一点。 因此尚可喜也立刻下令众将,率领人马赶快撤出广州城,先暂时退到从化县去驻扎。不过由于撤离得实在太匆忙,什么财物、辎重、粮草也都顾不上带了,尚可喜只能把全城的军队,连同新招募的军队,都带走。这一点尚可喜还算是明白,钱财什么的都是身外之物,在这乱世之中,军队才是最重要的。而广州城里的永安朝廷君臣人等,尚可喜早就忘了。 可惜尚可喜是这样想,但中华军同样也想到了这一点,因为这次突袭广州的是一个军的编制,除了在虎冂留下一个团守卫之外,其余的部队全部都在广州登岸,沿路码头留下的,都是第四分舰队的陆战部队,因此兵力绝对足够。登岸之后,军长田楚立刻下令,特种师的三个团马上分散,占领在广州城的各外围驻点,既是为了防止广州城里的军队逃窜,同时也防范东、北两路的尚军赶回来救援。随后才带着三旅、二十一旅的另外一个团,直扑向广州城。 广州是一个大城,城门当然不会只有四个,不过广州的城区并不是规则的方形,因此城门的分布也不均匀,北面有两座城门:大北门和小北门。东西面,各有一座城门:正东门,正西门,南面城门较多,从东至西,共有四个门:定海门、文明门、正南门和归德门。 中华军是在广州南部登陆,自然是从南城的城门入城,不过这时尚可喜己从城里撤走,无人守卫,中华军兵不血刃,就打开了各城门,进入广州。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一五六章 进攻广东(四) 尚可喜率军是从北城的大北门和小北门撤走,其实双方就是前后脚,尚军刚刚出完,在南面中华军就己经进入了广州。 尚军在城外汇合,立刻向东北方向赶奔从化县而去,但人马还没走了二里路,就被中华军控制广州外围的一个特种兵团发现。 这时尚军的总兵力大约有一万八千左右,其中火枪兵有二千多人,火炮因为太过笨重,全都扔在广州城里。而特种团和正常的步兵团编制一样,都是在三千四五百人左右。双方的兵力相差得相当的悬殊,但中华军丝毫也没有犹豫,立刻从侧后方向尚军发动了进攻。 尚可喜见中华军已经追上来了,逃走己来不及,也只能下令迎战。当然他也看得出,赶来的中华军人数并不多,因此也觉得还是可以打一打的。虽然说尚可喜也知道,中华军的战斗力强,但自己的人数致少也是中华军的五六倍,五六个人打中华军一个人,总也该打得过吧。 那知双方一接战之后,尚可喜才知道自己错得厉害,不是说自己的计算有问题,而是自己五六个人,还真打不过中华军一个人。因为中华军根本就不和尚军贴身近战,而是排成数列很长的横队,远远的就向尚军开枪射击。发射完之后就停下来重新填弹,让自己身后的同伴赶到前面去射击,等填装完毕之后,也跟着大队一起前进。 就这样周而复始,滚动推进,射击一直就不停,而且子弹十分密集,尚军的士兵被中华军成排成排打倒在地,根本就无法冲到中华军的近前。 其实这还是尚可喜第一次亲自和中华军在战场上交战,也不禁大吃了一惊,怪不得都说中华军善用火器,这一次才算真眼见到,想不到比传说中的还要厉害得多,虽然尚军中也有二千多火枪兵,论火枪的数量,并不比中华军差多少,但无论是射程还是填装速度,也根本就无法和中华军相抗衡,尚军的火枪兵往往只在开过一枪之后,根本就来不及填充弹药,而被中华军打死,或干脆就不填弹,直接向前冲,但也冲不了几步,就会中弹倒地身亡。 因此尚可喜也觉得一阵绝望,像这样的军队,这样运用火器的战术,无论多强的军队,也难以与其匹敌。就算是用骑兵冲,也很难打破中华军的火力。怪不得商毅当初能够以一个省的力量,硬是击败了清军的第二次南征。 当然尚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