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3节 (第2/6页)
用担心其中某一势力独大,同时每一个军区都没有向地方收取税收的权利,也不得参与地方经营,所有费用开支物资都由中央统一拔款,并且制定了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严厉杜绝各种刻扣军饷、吃空饷等旧式军队的腐败现像,另外还有各地的兵工厂、造船厂的经营权力,也都全部掌握在中央手里,这样也断绝了各地六军区的财务独立权力和武器的来源,也能够使国家有效的控制军队。 这样的做法,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无论是在任何朝代,都不可能对军队不加以控制,同时也完全有必要对军队加以控制,而且商毅的做法,己经算很合理的,如宋、明两朝,不仅对军队控制得十分严励,而且还极力压制军队的社会地位,尽管这样确实是控制住了军队,但却是以牺牲军队的战斗力为代价。 不过相对于各地方驻军,对于中央设制的军事机构,商毅这一次并没进什么改动,依然还是由统战部付责一切,因为现在统战部的行政级别虽然是在内阁之下,但是受商毅直接管辖,而且全国毕竞还没有完全统一,因此暂时还没有必要对统战部进行大动。 而这时也发生了一个小插曲,罗远斌云南也发回来报告,中华军基本己经接管了云南地区,地方上的一切秩序也都基本恢复正常,而原来按照大西军投降的协议,甴大西军的旧部组编的军队也编组完成,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三人也都各自挑选好了自己的士兵,并且也任命了各级军官,因此罗远斌也向统战部询话,这支新编的军队怎么处理,另外李定国的任务也己经完成了,也请求返回南阳去驻守。 接报之后,商毅下令,正式将这支军队定番号为二十六军,军长孙可望、副军长刘文秀,参政长艾能奇,并将二十六军暂时划归淮南军区管辖,立刻从云南开拔,赶赴凤阳,命罗远斌派一个师沿途护送,并强调二十六军,尊守军纪,沿路不许挠氏,而李定国随行,到南京来商议军务。 因为陆军和海军的分布编制确定下来之后,接下来就是对北方的作战计划,而对北方的作战,将由淮南、山东和湖广军区剩畲的部队来付责。 商毅的计划是,三路同时进军,由山东军区负责渡海征服朝鲜,然后以朝鲜为跳板,直接进入辽东,彻底断绝清廷的后路,而淮南军区付责直接进军北京和山西,湖广军区的剩畲的部队付责进攻陕西,当然这一次对北方作战的重点,就是渡海征服朝鲜,由朝鲜攻入辽东,只等开年之后,就开始对北方用兵。 大体的作战方案就是这样确定下来,但毎一路俱体的作战方式,还是由各个军区来自已制定,现在周少桓、成进都在,由他们自己来决定怎样打。 另外和南京进行联络的朝鲜使者崔成皋的帮助下,帝国的情报机构也终于在朝鲜展开了工作,尽管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但依然收集到不少有用的信息。 朝鲜李朝,在另一时空里一共存在了五百一十八年,超过了中国任何一个封建王朝,横跨明清两代,在世界历史中,也极为少见,尽管日本天皇存在的时间比朝鲜李朝要长得多,但在大部份时间里,日本天皇都仅仅只是一个像征的称号,并无实权,也没有代表过日本,在中国的眀清两代,都是以丰臣幕府、徳川幕府为日本的统治者。 不过在另一时空里的中国人一提到朝鲜李朝,最大的印像不是它的时间久远,而是激烈的党争,有历史学者认为,朝鲜李朝的党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但是实上,朝鲜李朝的党争存在的时间之长,斗争派系之复杂,远远超过了中国历史中的任何一次党争,朝鲜李朝存在了五百一十八年,而党争的历史竟持序了二百八十余年,可以说朝鲜李朝的大部份时间,都是在党争中度过,并且引发了好几次政治大变动和朝廷的全面洗牌,甚致是国君的更替,而在这种情况下,朝鲜李朝居然都一直支撑了下来,并没有改朝换代,如果是在中国,一般的党争都不可能维持百年,国家就被整得不行了,因此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不过朝鲜李朝的党争,扔到世界范围内,实在不算什么事,争来争去左不过就是为了那巴掌大点的地方,因此在商毅的电脑里,关于朝鲜李朝党争的资料并不多,而且也讲途得比较简单,商毅把这些资料又结合了收集的情报,花了好一番功夫,才算把朝鲜李朝党争的脉络理了个大概。 朝鲜李朝的党争,一般认为,是从中国万历三年(1575年)“乙亥党论”开始,但在此五十多年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