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啸大明_第40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4节 (第2/6页)

领下,按各盟为单位,站成了六条纵队,列于高台之下。

    就在这时,有人高喊了一声:“皇帝驾倒!”

    随后,只听“轰!!轰!!轰!!轰!!”炮声轰鸣,震耳欲聋,山摇地动,连长城似乎都颤抖起来,众蒙古旗主和使者都不曾防备,有二人一时站立不稳,都跌坐到地上,而在炮声轰鸣过后,又是“砰砰啪啪”一排一排的枪声响起,然后又是炮声,周而复始,当然现在发射的,都是礼枪礼炮,只填充了火药,但并未放置枪弹炮弹。

    而在枪炮的鸣放声中,只见商毅头带军礼帽皇冠,身穿龙袍军服,肩章佩带,佩剑带枪,从另一侧的入口登上了长城,从容不迫的蹬上了高台,然后转过身来,面对着众蒙古旗主和使者,而这时所有的枪炮声也全都停止,士兵们齐声欢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如果是有心人就会发现,炮声是以十八响为一通,枪声是以九排为一轮,一共进行了三轮,正好在商毅登上高台时停止。

    蒙古旗主、使者当然不知道鸣放的礼炮,因此一个个心头震颤,胆战心惊,等鸣放完毕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众人连大气都不敢出,等士兵的呼喊结束,一时又是万赖俱静。

    过了好一会儿,才又有人高喊道:“蒙古各旗主、使臣,行大礼!”

    众蒙古旗主、使者这才恍然大悟,赶忙都跪伏于地,向商毅行三叩九拜的大礼,并且三呼万岁。

    商毅坐到椅子上,道:“蒙古各旗主、使臣,平身!”

    众人这才起身,商毅才道:“蒙古各旗愿意归附中华,仍是中华幸事,我中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各族归复,都当予以接纳,那么从此以后,汉蒙两族同为一家,情同手足,不论彼此,各族平等,同称为中华民族!”

    众蒙古旗主、使者又齐声道:“谢万岁!”

    场面话交待完了之后,商毅才开始一一策封蒙古各旗的旗主,并向他们颁发帝国的策封召书,不过因为时间匆忙,来不及给每名旗主铸造金印,因此等商毅返回南京以后,再派人将金印赐到各旗中去,当然同时还相应赏赐给各旗主一些礼物。

    当然各旗的旗主仍然是各归各位,并没有变化,只是现在得到了中华帝国的正式确认,各旗主在领到了策封的诏书和礼物之后,也都再次向商毅叩首谢恩,也再次表示,自己将臣服于中华帝国,永不反叛。

    等将到场的各旗主都封完之后,才开始策封那些没有到场的旗主,由各旗派来的使者代领及叩首谢恩,虽然这一批人也被策封为旗主,但赐下的礼物要比亲自到场的旗主少一些,以示区别,毕竟亲自到场的旗主,当然应该受到优待一些,而那些本来是被中华军俘虏,被迫来参加的旗主却是因祸得福,反而得到了一份更为丰厚的礼物,总算是没有白当几天俘虏。

    随后商毅这才公布帝国对蒙古的政策。

    中华帝国将正式设立内藩蒙古自治区,在原则上,自治区推行蒙人治蒙的政策,蒙古自治区乃然划分成为六盟,各盟的地区,以及盟内各旗的数量都与清廷规定的一致,但会盟制度和盟主做出一些改动,清廷规定蒙古各旗三年会盟一次,选出各盟盟主,而帝国改为两年一次,盟主一位,由各旗轮流担任,而在担任盟主其间,称为盟主旗,当然各盟的第一任盟主,仍由原来清廷指定的旗主担任。

    但盟主只是作为帝国中央对蒙古各旗的监督机构,不能干预各旗事务,也无权私自发布政令,各旗内部仍然享有很大的自治权,这一点和清廷仍然一样,而是各旗轮流担任盟主,人人有份,因此这一点变化也颇受各旗的欢迎,毕竟谁都能过一过盟主的瘾,由其是帝国正式确立蒙人治蒙的原则,也让众旗主都大为安心。

    当然中华帝国征服蒙古之后,也有一些新的制度,首先是将察哈尓和归化城土默特合并,称为内藩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府,归化城正式更名为呼和浩特,受帝国的直接控制,帝国将在这里派遣官员,治理地方并驻军守卫,由北京军区管理,治所设在呼和浩特,同时蒙古各盟旗的事务,也都由察哈尔府管理,不过察哈尔府也并不干涉各旗内部的事务,但各盟举行会盟的时候,察哈尔府都要派人参与。

    同时商毅还做出决定,五年以后,在察哈尔府成立内藩蒙古自治区政府,仍然坚持蒙人治蒙的原则,由各旗联合组成自治区政府,共同管理自治区内部的事务,当然俱体的制度,将由各旗派遣代表,到察哈尔府先组成一个自治区政府筹委会,大家共同商议制定。

    对于成立内藩蒙古自治区政府,各旗旗主的态度都不径相同,有的支持,有的反对,但一来自治区政府是在五年以后才成立,现在时间还早,二来从商毅的声明来看,自治区政府仍然也是坚持蒙人治蒙的原则,而且由各旗派代表参与讨论制定自治区政府的各科制度,因此就是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