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啸大明_第40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09节 (第7/7页)

那里购买,结果荷兰因然可以向过往马六甲海峡的商船收税,但各商船也反过将卖荷兰的货物提高价格,从这里把损失补回来,同时各国商船也在寻找新的航线,不经马六曱海峡通过,最终荷兰东印度公司仍然没占到什么便易,因此现在荷兰也急需要重新打通和日本的贸易航线。

    但在吕宋驻守的李华梅舰队也不是好惹的,荷兰战舰敢来进攻,自然也不客气,于是双方在十一月,十二月在吕宋附近的海面上进续进行了三次海战,每次双方出动参战的战船数量,都超过了十五艘,结果三场激战下来,双方互有损失,被对手击沉的战船都超过了十艘,损失的士兵也都超过了五百人。

    虽然总体算起来,李华梅舰队的损失略大一些,但她有吕宋这个大基地支撑,现在的吕宋,由其是马尼拉,几乎全是华人的天下,而且有大量的华人工匠,各种各样的工厂,因此李华梅的舰队可以在马尼拉得到各种补充,损坏的战船可以马上得到修理,阵亡的士兵水手也可以马上补齐,甚致可以征调一部份民船参战。

    而荷兰舰队能在巴达维亚得到的支持就明显比马尼拉差得多了,毕竞在巴达维亚的荷兰人只有数千人,其中大半还是士兵,工匠的数量有限,可供补充的人员更是有限,尽管在巴达维亚也有造船厂,但造船的速度远远比不上消耗,何况在马尼拉的背后,还有庞大的中华帝国,荷兰的造船厂才造出了三艘新战船,但在新年之后,李华梅舰队一口气就把所有的损失全部都补上了。

    因此马特索科尔也知道在目前这个时候,用武力来对付中华帝国是不可能的,只好放弃了进攻吕宋,转而继续封锁马六甲海峡,等待着国内的大规模援军赶来,再次向吕宋发动进攻,只是令马特索科尔没有想到的是,这次中国会高调的通过马六甲海峡,并且主动到巴达维亚了来示威。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二九五章 内政外扩

    在送别了郑成功和陈永华率领着船队离开了南京,扬帆出发以后,商毅也回到皇宫里,开始思考帝国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帝国国内的各种国家政治制度都已经建立起来,而且开海通商,扶植手工业,重视格物致用之学的发展道路也已经确定下来,虽然说现在新制度影响的范围并不大,也还没有对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发生根本性的结构改变,但在东南沿海地区,却己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都在逐渐的发展,只要国家政权的结构不发生变化,就会慢慢的向全国扩展,因此在这些方面,商毅也基本可以放心。

    而下一步是就制定各种细节的规则,如各种税率、各行业的规范、官员的晋升、考核制度,各种职称的评定,各种法律法规等等,虽然说这些事情并不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但总体来说,在国家内政方面,大体的方针、政策都已经确定下来,只是沿着制定好的方向前进就行了。

    现在真正要考虑的,是帝国的对外政策,主要就是帝国对外的领土扩张,以及还有没有收复的地区,当然这也是早就在商毅的计划之中,国家稳定下来之后,就向在大陆和海洋两个方面展开领土扩张,在大陆方面,首先是要收复新疆、青海、西藏这些地区,虽然在这个时代,这些地区其实并不完全属于中国,但在商毅的观念里,廷就是中国的领土,因此必需收复回来,而随后,就是外蒙、外兴安岭、东西伯利亚、甚致是安南等地。

    而在海外就是全面确立中国在南中国海域内的霸权地位,到并不一定要将海外诸岛都纳入中国的版图范围,但一定安在爪哇群岛、婆夷州(加里曼舟岛)和马来半岛地区建立中国的殖民地,将中国的力量全面布置在南中国海域内,排挤欧州的势力,把南中国海彻底变成中国的内海,当然还包括东方的日本也要征服,然后再向更远的澳州、非州、美州进行扩张,把中华帝国的殖民地扩大到全球,只有这样,才算是全面参与全球的大航海竞争,并且完全溶入到国际行列中。

    但对外扩张,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局势,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现在帝国刚刚成立,虽然和另一时空里天朝建国时的一个大烂摊子相比,确实要好得多,但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国内问题,想要等国内问题全都解决,估计二十年都不够,因为现在国内面临的,是一个全方位的体制改变,所要的时间甚致可能要以百年来计算,因此只能内政外扩,齐头并进,是实上这个时代的欧州国家基本也都是釆用的这种方式,国内国外,双管齐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