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啸大明_第41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2节 (第2/6页)

有的,这在这个月的月初,德川幕府向巴达维亚的荷兰人购买了三千火枪,一百门火炮,算不算大事。”

    商毅点了点头,道:“购买火枪火炮,当然是大事,难道日本是想和中国开战吗!”

    丰臣熏摇了摇头,道:“徳川幕府的胆子再大,也不敢来进攻中国,不过是自保而己,最多只是打算在日本有些动静!”

    商毅点了点头,道:“这么说徳川幕府是准备对长川藩动手了!”

    这几年以来,虽然中国一直没有对日本动武,但并不表示商毅就不关注日本的动态,由其是商毅早就把日本列为中国必须征服的对像了,而且现在中国和日本之间的通商来往己经十分密切了,因此日本国内的各种消息也都源源不断的传到中国来。

    丰臣熏点了点头,道:“皇上说对了,日本就要开始内战了!”

    原来自从日本被中华军击败,签定了和约之后,德川幕府在日本国内的威势就下降了不少,而且在三年前,德川幕府出兵帮助清廷,参加中原大战,结果又被中华军打狰惨败而归,十万大军,所剩己不足两万,因为这次出兵参战的,基本都是亲藩大名和谱代大名,也就是徳川幕府在日本国内的支持者,少数外祥大名,也是德川幕府的拥戴者,因此这一次惨败,不仅使德川幕府的名望进一步下降,同时实力也大受损失,于是也让反对徳川幕府的日本大名看到了希望。

    在德川幕府建立之后,在日本国内,主要的反幕者是萨摩和长州两藩,但萨摩藩因为与中华军为敌,结果被中华军打是几乎全藩覆没,由日本的第一强藩降为一个只有一万石禄米的小大名,基本已经名存实亡了,因此现在倒幕的主力也落到了长州藩的头上。

    虽然在中原大战中,长州藩也被迫出战,但出动的都是水军,而且伤亡并不算太大,因此损失远远要小于徳川幕府,而在中原大战之后,双方的实力此消彼涨,也让长州藩觉得倒幕的时机来了。

    当然现在以长州藩一藩的实力,仍不足以与徳川幕府相抗衡,因此藩主毛利秀就和家臣经过了仔细的商议之后,制定了二条对付徳川幕府的办法,首先在日本国内,拉陇那里对德川幕府不满的大名,结成倒幕连盟,共同对抗德川幕府,而在国外,也强与中华军的联系,借中华军的力量来压制徳川幕府,双管齐下。

    在日本国内,除了长州、萨摩二藩之外,确实还有不少外详大名都对徳川幕府不满,只是以前幕府的势力太大,各大名只好选择隐忍,但现在幕府已大不如前,因此也都蠢蠢欲动起来,而长州藩这一带头,立刻就有不少外详大名响应,其中就有肥前佐贺藩的藩主锅岛胜荗、岀羽米泽藩藩主上衫纲信,仙台藩藩主伊达宗忠等大名,这几个都是禄米超过三十万石以上,颇有实力大名,经过了一番私下的交流谈判之后,终亍组成以长州藩为盟主的倒幕联盟。

    形成了倒幕联盟之后,各大名立刮拒绝了藩主每年到江户去居住半年的惯例,同时各自励兵秣马,积草屯粮,准备备战,而且各大名都积极加强与中国的联系,都在各自的领地内开设中国商馆,与中国进行通商往来。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三零二章 日本局势(下)

    当然这些大名的真正目地并不是想请中国出兵,帮助自己对付徳川幕府,只是希望借助中国的威名,压制德川幕府,使徳川幕府不敢轻易对自己动手,毕竞现在倒幕联盟刚刚形成,还不具备和徳川幕府全面摊牌的实力,而且几个大名之间,也都还不少矛盾,有的大名完全是投机行为,倒幕主张并未完全统一,因此也给自己争取到足够的协调、发展时间。

    毕竟谁都知道,日本的内部矛盾最好是在日本内部解决,一但请外援帮忙,那么性质就变了,就成了勾结外敌,入侵日本,就成了日jian,必然会使自己在日本国内威信大跌,而且请神容易送神难,以这几年中国对外咄咄逼人的势头,一但真把中国请来了,估计也不容易打法,说不定还会和清廷一样,以出兵助战为由,一口把日本吞掉,因此不到万不得以的时候,决不能请中国出兵。

    而在倒幕联盟形成之后,在徳川幕府的内部,也分成了两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以德川家光的弟弟保科正之和大老酒井忠胜为首,是强硬派,主张对这些不服幕府的大名严厉的惩罚,应该出兵征伐,最好是灭几个大名,向整个日本显示幕府的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