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啸大明_第16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7节 (第6/6页)

。以织机数量为入会标准,是必须坚持的。

    不过商毅并没有强制众人通过入会标准,首先抛出了所有会员均可享受浙江的对生产作坊的税务优惠政策的诱饵。因为苏州不靠海,丝绸想要出口,必须运到浙江沿海地区,因此浙江省的对生产作坊的税务优惠政策。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同时商毅又让这十八家作坊平分江苏织造局的利益。在郑敬高离开苏州之后,苏州织造局就由新丝路丝绸织造厂来接管,新任的苏州织造太监韩赞同到任了之后,也非常明智的选择了沉默。

    苏州织造局是官办的丝造坊,因此规模十分庞大,共有织机一千二三百台,就是新丝路丝绸织造厂,也只有它的三分之一,其中织造各种花纹图案的提花织机就有二百畲台,可以说蕴藏着巨大的利益,商毅把苏州织造局分为二十股,每家织造作坊占一股,新丝路丝绸织造厂占两股,除去供应南京皇宫之外,剩余的利润就由各家一起平分。

    最后商毅又表示,对这十八家织造作坊,浙江银行苏州分行也将给予贷款优惠政策,解决他们的资金困难。于足这样几条优惠条件下,众作坊主也都接受了这个入会标准。而在此同时,也为苏州分行拉来了第一批客户,实在是一举两得。

    不过从现在到明年苏州丝绸总会正式挂牌成立还有四五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都算为筹备期,主要是吸收会员,制定章程细节,在今年十月或十一月,招开第一次会员大会,选举正式会长和执委。在目前还是由新丝路丝绸织造厂领头,而林进旭出任临时会长。

    商毅当然不会多管事了,只是交待了一下自己大致的构想,具体的细节就都交林旭升去付责和其他十八家作坊主来讨论完成。

    而就在这时,出现了一件让商毅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苏州知府彭正穗的慕僚,赞画李松晨来投奔商毅,请求商毅收留。

    原来苏州知府彭正穗虽然对商毅在苏州的行为不闻不问,但心里总是不舒服,也觉得当个傀儡知府没什么意思,而且万一那天商毅失事了,自己说不定还会受到牵连,那才是冤枉,因此也上下活动,终于运作的转任其他地方,现在只等南京的调任公文下来,就可以离开苏州了。

    而李松晨的想法和彭正穗不一样,他考虑再三,认为明朝己是积重难返,南京朝廷中兴的可能性不大,而商毅到是颇有潜力,在这乱世中大有可为,因此决定投靠商毅。

    见了商毅之后,李松晨对自己的动机到也直言不违,而这还是第一个主动投靠商毅的文人,因此商毅也答应收留他,并且表示在彭正穗离任之后,就让李松晨去杭州找自已。

    第三卷 离乱篇 第六十九章 黄宗羲来访(一)

    就是浙江银行杭州总行刚刚挂牌成立,有消息传来,说是南京朝廷派遣黄宗羲为使,来到杭州,颁发对商家军在山东取得的胜利的嘉奖诏书。

    商毅也不禁吃了一惊,这到不是说他没想到南京朝廷会对自己进行表彰奖励,立了这样大的功劳,而且弄得风声水响,怎么样也要给点奖励吧。但这次使臣的人选:黄宗羲到让商毅有些意外。

    黄宗羲的大名,商毅当然是知道的,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学家。和王夫之、顾炎武并称为明末三大宗师学者。是这三大宗师学者中年纪最大,而且也是唯一一个有着深厚东林背景的人。

    不过在南明的南京朝廷时代,黄宗义的表现和其他东林党人并没有什么区别,视野狭碍,思想顽固,观念偏激,但却偏偏又自以为清高道徳,自以为事,眼高手低,不仅没有为南明朝廷做多少实质有用的工作,而且只顾内斗,不顾大局,使南明的力量在内耗中不断削弱。而在这方面,黄宗羲也可以算是东林党的一个典型代表人物。甚致可以说南明南京朝廷的短命,包括黄宗羲在内的东林党也有不可推缷的责任。

    而且在南明灭亡之后,有一些学者也在反思东林党的行为,只有黄宗羲依然全力在为东林党辩护,他的观点是东林党都是正人君子,凡事与东林党作对,或意见不同,就是jian佞小人。而后世的学者往往出自对黄宗羲在学术思想上成就的尊重之情,只好对黄宗羲在这段时期的表现和政治观点避而不谈,有意忽略。

    不过尽管黄宗羲在政治上的表现差强人意,甚致可以说是十分拙劣,但商毅也不否认,黄宗羲在思想、学术上的成就,确实达到中国古代最高境界,被称为宗师绝对一点也不过份。毕竟是人无完人,一个优秀的思想未必就是一个高明的政治家。这种显像也并不少见,在另一时空里的二百多年以后的那位康圣人,同样在思想成就上独树一帜,但在政治上的表现幼稚得连儿童都不如;还有比康圣人稍晚些时候的孙国父,虽然无愧于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但在政治领域中,同样也是被晚清的老官僚们玩弄于股掌之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