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啸大明_第21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0节 (第4/6页)

的辖区范围内建立商馆,派驻人员。

    但他也明确表示,不希望各国把欧州的敌对情绪带到亚州来,而是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进行正常的商业竞争。同时还着重对我指出,他希望和英国建立经贸关系,但不会再乎英国内战究竟是国王获胜还是议会获胜,无论那一方,只要是能代表英国,他都愿意与其进行合作。

    我认为他的这种态度对实现我们公司的计划很有利,无论国内的局势如何,只要公司能够和他达成合作协议,都会有效。”

    ……

    “通过今天的会见,足以说明,商将军对世界的认识绝不在任何一个欧州人之下,同时他待欧州的态度十开放,不仅不排欧州国家,同时也愿意和欧州国家进行全方位的交济来往,他的见识和态度,毫无疑问对于公司进一步打开亚州贸易及为有利。甚致还可以有深度合作的可能性。

    但问题在于,商毅将军仅仅只是中国的明帝国一名总督,并不像莫卧尔帝国皇帝贾汗吉尔那样,能够代表明帝国,因为在中国,皇帝的意志是大于一切的,拥有可以轻易的推翻一个大臣的任何努力,而且不需要任何理由,因此还有很大的不确实因素。而我们也需要进一步确实,商将军对他的皇帝有多大的影响力,他的做为能否得到皇帝的全力支持。

    另外据各方面的消息来看,现在的明帝国本身这就承在着极大的危机,北方的满族己经占据了明帝国的大半土地,中国己经分裂成南北两大政权,而且双方并没有互存的打算,但我了解的绝大部份中国商人,都不看好这块战争中的南方明帝国,事实上就在几个月以前,要不是商将军的军队击败了满族大军进攻,或许整个南方政权己经不存在了。因此我认为我们对中国的考查应该更慎重一些。

    不过在最后,商将军也直言不违的向我说明了他的国家的危机,北方的满族确实占领了大片的土地,而南方的明帝国正处在下风,但他相信自己的军队一定能够挫败满族的进攻,收复国家的全部土地,恢复国家的安定与和平。因为在历史上,满族的先祖女真族就曾经占领过中国北方,而曾使整个欧州都闻风丧胆的蒙古族,甚致征服过整个中国,然而到了最后,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依然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至少从他说话的语气,还有坚定的表情来看,我认为他绝对是充满了信心。”

    第三卷 离乱篇 第二零一章 布莱克报告(三)

    就在布莱克在圣保罗教堂里挥笔书写着他的报告,商毅和林凤舞也在官邸听取李格非向他的汇报这两名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特员在浙江地区的行程安排。

    商毅听完之后,也觉得十分满意,点了点头,道:“李叔,这段时间就由你多cao心一点,其他的事情暂时放一放,要向他们展示一下我们在浙江的经商环境。”

    这时林凤舞道:“相公,但我觉得你似乎非常看重这两个英国人?”

    其实这也是李格非正想问的,只不过不好主动询问,正好林凤舞问了,因此也等着商毅的回答。

    商毅道:“上次我说过了,我们不用总是被动的等着别人到我们这里来购贸经商,而是应该主动走出去,既然西洋人可以不远万里的来到中国,我们为什么就不能主动把货物运到欧州去买呢?这不仅仅是为了经商,同时还可以把我们中华文化传到欧州去,也可以更好的吸收欧州的优点,这样东西方才能够互相取长补短。”

    李格非点了点头,道:“大人之言,也正是我的心愿,实现当年三宝太监七下西洋之壮举。”

    李格非是海商出身,而林凤舞也常年生活在马尼拉,都是接触过海外世界的人,而且也有相当的冒险精神,虽然还不能完全理解商毅这一举的重大意义,但对商毅所说主动把货物运到欧州去买,还是相当赞同的,从商人的角度来说,尽管这个时候中国的商品都不愁销路,但等着别人上门来购买,和主动把货物运出去买,结果可是有极大差别的。前者毕竟被动,而后者却可以为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商毅又道:“但从中国到欧州,地域遥远,不下十余万里,既使单程,少则半年,多则十月,中途必须有补充淡水和食物的地方,印度正好位于我们到欧州的中间点上,而且土地肥沃,盛产粮食,因此西洋诸国都在印度设立公司,做为来到中国经商的中途补给点,因此如果我们想要主动到欧州去进行贸易,也必须在印度建立一个类似的补给点才行。所以我才希望和英国东印度公司合作,以后我们也在印度开一个公司。”

    林凤舞和李格非也都知道,西洋各国都在印度建立什么东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