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5节 (第2/6页)
东韶州,而得知隆武朝政灭亡之后,鲁王监国朝廷觉得大有可以,于是派人来招降隆武朝廷的余部,希望借此扩大自己的力量。 但隆武朝廷和鲁王监国朝廷之间曾发生过激烈的冲突,因此隆武朝廷的余部官员们担心自己投靠到鲁王监国朝廷之后,会受到排挤,丁魁楚、吕大器等人都主张奉在广西称帝永历朝廷为正朔,而苏观生同广东布政使顾元镜、侍郎王应华却觉得与其这样乞怜于他藩,不如干脆自己另起炉灶,援引兄终弟及的名义拥立朱聿鐭为帝,并改元绍武。然后抢先进入广州。 绍武朝廷本来就是伧促而立,所依靠的基本上是一批广东官场中的投机分子和不得志的士绅武弁。在兵力上除广东总兵林察所部以外,十分薄弱,苏观生只得招来了石壁、马玄生、徐贵相、郑廷球等海盗部队,借以增强绍武政权实力。 而这时鲁王监国朝廷正做得招收隆武朝廷余部,占据广东为基础的美梦,没相到隆武朝廷余部一下子又弄出一个皇帝来,鲁王朱以海自然恼火,自己的血统可比朱聿键、朱聿鐭兄弟都近,但现在才挂着个监国,而他们兄弟到好,前后脚都直接称皇帝,而且还抢先一步把广州给占了。因此朱以海立刻下令,派方国安率军进攻广州。 但绍武朝廷虽然立朝仓促,但军事力量到还不算差,林察本是郑芝龙的部队,颇有勇武,石壁、马玄生、徐贵相、郑廷球都是海盗出身,也干惯了刀头舔血的勾当,因此双方大战一场,方国安被他们杀得大败,而朱聿鐭还下令乘胜进军,攻打韶州。而鲁王监国朝廷在广东也混不下去了,只好逃到广西梧州安身。 在另一方面,郑芝龙虽然被清军挟持北上,部将也大多降清,但余部之中,还有相当一部人拒绝降清,但这时群龙无首,都是各自为战,割据一方。除了林察投靠了绍武朝廷之外,郑彩据守在厦门岛,郑鸿逵占据金门岛,郑芝龙的部将陈豹占据南澳岛。 而郑成功虽然是郑芝龙的长子,但领军的时间并不长,因为手头上并没有多少实力,本来和郑鸿逵一赴据守金门岛,但得知老家安平遭清军洗劫的消息之后,他马上率部从金门赶回,但这时的安平,己被清军洗劫一空,郑氏的老家成为一片废墟,而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松也未能躲过这场灾难,遭到清军凌辱之后,自尽身亡。 悲愤交加的郑成功厚葬母亲之后。以老家安平为基地,誓师起兵。但这时郑成功手下的人马不足千人,是郑芝龙余部之中实力最弱的一支。而就在这时,商毅又写给郑成功一封信,表示自己愿意帮助郑成功报父母之仇,并且可以支付他一批物货军器钱粮,招集父亲的余部,扩充兵力,并约请郑成功会面。 商毅当然知道,要打破目前的不利局面,当务之及是扶植一支郑氏余势力量,在福建起兵,牵制清军的力量,这样才能减少自己的后顾之忧,集中兵力投入到收复南京的计划中。而郑氏余势力量中,能够扶植的,当然只有郑成功了。虽然郑成功的性格中有不少缺点,但在抗清这一点上,是绝对坚定不移的。因此在郑成功出使杭州之后,商毅也一直保持着和郑成功的联系,也就是为这一刻准备的。 不过在另一时空里,在郑芝龙被清军挟持之后,郑成功差不多花了近一年的准备时间,才开始正式出兵抗清,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终于是因为郑成功崛起的时间太晚,南眀的最好机遇,已经错过了。 而现在己是七月中旬,跨海突袭,收复南京的计划己经迫在眉睫,商毅也不可能等郑成功慢慢的积攒力量,因此要利用自己的名望,帮助郑成功,尽快扩充实力,整合郑芝龙的余部,让他在短时间内俱备在福建和清军作战的实力。牵制清军的兵力。 郑成功虽然己经誓师起兵,但这时他手下兵不满千,将不过数员,船不过三十余艘,而且安平是弹丸之地,地方狭小,又无险可守,不能做为基础,也可以说是万事艰难。在这种情况下,商毅主动向郑成功表示支持,并且原意给他提供物货军器钱粮,完全就是雪中送碳,而且郑成功对商毅一向敬佩,因此对商毅更是感激万分。 于是郑成功也立刻给商毅回信,向商毅表示了自己的感谢之情。并且表示原意接受商毅的帮助。正好这时驻守南澳的陈豹也派人来向郑成功表示效忠,并且愿意把自己部下的三千余众的兵力全部都交给郑成功指挥。 南澳是位于福建最南端,漳州府与潮州府交界的一个海岛,面积约在近五千平方公里,而是距离陆地只有三十余里的海路,和台湾隔海相望,进可攻,退可守,地历位置十分优跃,一直都是南部沿海的总要岛屿。而陈豹是追随郑芝龙多年的旧部,为郑氏十分忠心,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