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5节 (第3/6页)
道:“只调归德府的人马?恐怕不够吧!依臣之见还是从南方多调一些人马回来才是。” 多尓衮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如果只是归徳府的人马,当然是不够,但阿济格的回兵之后,又有两万余人,再从山东和京里抽出一些人马,臣想也就足够了。商家军袭取盛京,不过是趁我们一时不备,才偷袭得手,他们千里迢迢渡海而战,未必能有多少兵力,不可听信谣言夸大其辞。而且现在南方战事正急,又正是紧关头,我们且不可自乱阵脚。” 原来听完了洪承畴发回的奏章之后,多尔衮心里己经有了计较,如果只从南方抽调三万兵力北返,那就对南方战事的影响并大,山东也是此同一理,然后北京再凑一凑,也能拼齐六七万人马来,免强也够用了。而商家军也不可能久在辽东,只要是和他们多耗一段时间,商家军自然也就会撤军了。这样一来,南北双方也就都能兼顾了。 而且多尔兖也想好了,等北京把人马凑齐了,这次就让济尔哈朗带兵去收复辽东,如果打了败仗,或是拖的时间长了,也就可以把责任推到济尓哈朗身上去,说是济尔哈朗作战不利,趁机把济尔哈朗给彻底整下台去。就算济尔哈朗蠃了,因为是自己启用的济尔哈朗,同样也有一份功劳。而平定南方的功劳还在,济尔哈朗依然还是无法与自己相抗衡。 济尔哈也没有想到,多尔衮这样轻描淡写的就化解了自己的绝好机会,还想要再分辩几句,但多尔衮从椅子上起来,道:“皇上,太后,事情紧急,臣当立刻下令。今日的廷议,就这么决定下来了。” 多尓衮现在毕竟还是大权在握,而日两位皇太后也有心继续和他保持好关系,因此见他这么一说,皇太后也点了点头,道:“好吧,就依摄政王的意思。” 这一下立刻又把济尔哈朗要说的话又给堵回去了。济尔哈朗也只好暗气暗憋,再另想其他的对策。 多尔衮立刻下令,以八百里加急,立刻调归徳府的清军北返,一路倍道而行,尽快赶到北京来。同时多尔衮又下令到山东,命阿巴泰立刻遣博洛带一万人马回京,准备复夺盛京,并且又令范文程立刻筹集粮草物资,以供出关作战之用。 然而就在两天之后,又一份告急传到了北京,又有一支商家军的船队在三天之前,从天津卫大沽口登陆,并且攻占了天津卫。 这一个消息再次使北京全城震惊,给满清的震憾作用,比登陆辽东更大,整个北京城里顿时人心惶惶,流言四起,朝廷上下也笼罩了一层恐惧的情绪。因为这一次商家军的兵锋,己经直接指向北京。 第四卷 纵横篇 第一零六章 跨海突袭的第二阶段 跨海突袭部队攻下了盛京的消息传到登州之后,己经回到登州主持局面的周少桓也立刻开始实施跨海突袭的第二阶段,横穿渤海,大沽登陆。 付责这次登陆作战的,是山东的商家军。 自从清军南征开始之后,山东也就成为次要战场,尽管清军在山东拥有七万左右的兵力,最精锐的满汉旗军还不足一万五千人,其余都是降军,而且火器也少得可怜,火炮只有四十余门,火铳只有一千多支,因此阿巴泰父子也只是坐镇济南,然后分兵守住青州、兖州两地,只救自保,很少主动向商家军发动进攻。 而阿巴泰也清楚,山东的兵力虽多,但大多都是乌合之众,打起仗来根本不堪一击,但指望北京是靠不住的,只能在自已内部挖掘潜力,因此在两年多的时间,阿巴泰、博洛、岳乐父子等从降兵中选出精壮人员,进行严格训练,同时还又招集了一些青壮年百姓参军。现在到是又训练出三万多精锐人马。而且这三万多人马既非汉军八旗,也非绿营,差不多成了阿巴泰父子的私兵。 不过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商家军在山东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现在第四军己辖三个步兵师、二个步兵旅、一个特种兵旅,共计兵力约有五万三千左右,第五军辖两个步兵师,一个步兵旅、一个骑兵旅,总兵力为三万五千左右。另外还有三个预备旅。而且还拥约有二百六十余万的人口,基本的粮食、武器、弹药、军需物资都可以自给自足了。 虽然山东商家军的实力早己经超过了清军,但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山东商家军一直都在鲁南地区配合江北的商家军做战,因此也没有主动在青州、济南一线挑起过什么大战,当然千人左右的小规模战斗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双方都需要用战斗来煅练新兵。 因此这次跨海突袭的第二阶段战斗,商毅也交给山东商家军来完成,周少桓在接到了商毅的命令之后,也立刻抽调精兵强将,准备完成任务。首先从第四军中抽调了第二师和一个特种兵团,组成突袭大沽口的登陆部队。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