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7页 (第2/2页)
对视一笑,余音尽在不言中。 荀简叛乱,号称手下二十万精兵,又有已经失踪多年的兵神姚彦坐镇,竟在短短几天之内便连续攻克三州,直逼严州城外才缓下攻势,向朝廷递书说要隔江而治。 “真是大言不惭!”景城看完来信,气得狠狠扔到了地上,“盛世作乱有几人能有好下场?我大炎复国仅仅二十余载,正是国富民强之时,这帮乱贼便忘了先祖驰骋沙场的雄姿。区区江南文弱之地,竟也敢要求划江而治?” 柳容止不似侄女那般激动,只垂着眼淡淡地道:“整个江南也没有二十万精兵,他荀简怕是把那些豪族豢养的鸡犬牛羊都算上了。” 至于这么短时间里连下三州其实也十分简单,不过是那里的知府早就与荀简有了勾结而已。 江南士族为了自身利益沆瀣一气,看来是誓要与朝廷作对到底了。 历朝君主以中庸之道治国,若换成过往怕早已妥协,江南不会有此一乱却也埋下了祸根。 可无论是柳容止还是皇上都不愿如此,他们从还只是地方藩王之时便发誓要扭转这一风气。 如今建国二十余载,彼时柳氏破乱世定天下的余威犹在,加上国库充盈,兵强马壮,正是将这些有私心的士族一网打尽的好时机。 朝廷每年都会派大量官船去海外,眼见着西方技术日新月异,国内却还在为区区小利明争暗斗,蝇营狗苟,柳容止便心有不安。 “只不知道那姚彦是否真的是姚将军,如果真的是他,那就太令人失望了!” 当初西北之事本就有含糊不清之处,姚彦畏罪潜逃、生死不明,景城还颇为可惜过。 可今日听闻他加入叛军一事,景城宁愿他早在几年前就死去了。 “不管此姚彦是否为彼姚彦,对我们来说都没有差别。” 姚彦是柳容止一手提拔起来的,如果此事属实,她才该是最心痛失望的人,“江南近百年未遭多少战火,所以才能成为富庶之地。江南的兵与京营兵、漠北的兵不同,就算樵夫也难为无米之炊。” 可柳容止此时看起来丝毫没有受影响,反而一直十分冷静地在分析。 “这些士族有一统天下的心气吗?就算叛乱也仍是这般瞻前顾后,不上不下的态度。 他若不让人送这份信来我倒要顾虑一番,如今反而一点儿都不担忧了。” 在这一点上,景城也有同感。 “战事方面有佘老将军坐镇,在攻城守地上无人能出其右,最是适合如今的战况,就算对手真的是姚彦,我们也无需惧怕。” 柳容止微微皱起了眉头,“现在只看云破那边如何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