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6页 (第1/2页)
她没有理会众人惊诧,在他们目瞪口呆之中,再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既然天圆地方没能解释我的疑惑,我为何不能提出新的盖天说。” “天象盖笠,地法覆。 天地各中高外下。 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沲四。 三光隐映,以为昼夜。” 吴静香引用了《晋书·天文志》阐述的说法。 “天象盖笠,地法覆。” “三光隐映,以为昼夜。” “妙啊! 好妙啊!” …… 吴静香刚刚论述完观点,底下的几个先生回味着她的话语,重复着,喃喃自语,时不时冒出称赞之声。 “我曾根据一些假设和圭表的数据,利用算学上的勾股定理进行了多次推算。 此时授课匆忙,数据没哟随身携带在身上,过几天我会重新誊抄一份,公布于众。 推算的结果便是,极下者,其地高人所居六万里,滂沲四而下。 天之中央,亦高四旁六万里……” 根据数据的结论,吴静香再次延伸到了“七衡六间”以说明日月星辰的周日运动,昼夜的长短变化和四季二十四节气的循环交替。 吴静香站在讲堂之上,循循讲之,为了学生更好地了解她所讲的内容,并在黑板之上笔画着所谓的七衡——太阳运行的七条轨道。 足足讲解了一个时辰,她才结束了授课。 “山长,你怎么也来了?” 她在收拾东西之时,才发现文山书院的山长,不知何时也坐在内室,认真的听讲,甚至在纸张做着笔记。 授课时忘乎所以,她也没注意山长何时来的。 “你这孩子,怎么还如此的生分,叫师伯。” 山长乐呵呵地笑道,方才在内室的阴郁之色,一扫而光。 “师伯,抱歉了。 刚才站在讲堂之上,临时更改了授课的内容,没有来得及向你报备。” 吴静香歉意连连,今日她所讲之内容,否定了之前主流天圆地方的学说。 甚至可是说是挑战了支持这学说的权威学者、大师,公然打了他们的脸,这事很难善了。 甚至连文山书院都会牵连在其中,成为他们反击的对象。 “不用道歉,你讲得很好。 观点很新颖,天象盖笠,地法覆盘。 也不知你这小脑袋是怎么想出来的?” 老人沉思了一会儿,才拿着刚才做的笔记,指着一处继续说道: “我是半路才听的,方才听的有些不解之处,着冬日至道是怎么算出来的?” 老者头发花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