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2节 (第1/4页)
陈允笑道:“这办法倒也简单,说穿了半文钱也不值,只需在易于发洪水的时候,派一队兵卒到对岸越州那边堤上,将对岸的堤坝掘开,自然我们这边便淹不了了。” 听到陈允这般说,高奉天脸色大变,只差没有开口大骂了,吕方在一旁却是欲哭无泪,自己手下怎的出了这等人物,连以邻为壑这等主意也出的来,可看陈允脸色却不但毫无愧色,还颇有自得,仔细想想也对,毕竟再过几十年,后梁便做出了将黄河决口,来阻挡后唐庄宗的铁骑的主意,自己这招也不就是后世的分洪区的翻版罢了,眼下民力不足的时候,凑合试试也行,想到这里,吕方正准备吩咐二人,将此事保密,不得泄露出去,却听到屋外有侍卫通报:“宣州田使君有秘使前来。” 为王前驱 第292章 骆知祥 第292章 骆知祥 吕方听说是宣州来使,便先将手头上的事情放一放,吩咐让其进来,毕竟自己能得今日之位,可是离不开田覠、安仁义二人的提携帮助。不一会儿,一名儒生打扮的男子走了进来,皮肤白皙,颔下三缕长须,倒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模样。吕方见了却是惊奇的很,站起身来相迎道:“骆先生,莫非宣州出了什么大事不成。怎么是你亲自前来。” 原来此人姓骆名知祥,在田覠麾下担任宣州长史之职,善于理财,田覠自得宣州之后,几乎年年对外用兵,残唐五代,像他这等武人为州牧的,大半辖内都是户口锐减,生计凋零,可宣州境内却百姓安堵,府库有余,骆知祥的功劳非小,可以说是宣州一时也少不了的人物,可如今正是春耕时节,他却作为秘使赶来,也由不得吕方如此惊奇。 那骆知祥赶紧敛衽行礼,毕竟吕方现在也是三品的高官,虽然没有如同田覠一般宁国节度使的职位,也算是一方之雄了,他虽然在宣州田覠麾下颇受信重,可又如何受的得起这般相待。 众人按主客坐下后,骆知祥笑道:“某家此次来,却是说来话长,要从前些日子田使君向广陵的一封上书说起,却不知吕公听说过此事没有?” 吕方却是满头雾水,这些日子来,他几乎吃睡都在工地上,一心都在培训技工,勘探工地,和工匠们商谈铁厂、火药作坊等重要作坊的地址,还有水车的建立等事宜,就连进取浙东三州那等大事,也只是委任了陈五为东面行营都统、陈璋为参军,授予方略,其他的细节也管得甚少了,却听到一旁的陈允问道:“骆长史所说的,可是田使君提到进贡天子的那件事情?” 骆知祥点了点头,脸色已经凝重了起来,道:“正是,想不到这事情竟然传的如此之快,连远在杭州的你们也知道了。” 看到吕方一脸茫然的模样,陈允从怀中一封文书,递给吕方,低声附耳道:“这乃是广陵的李宣谕使送来的消息,某本来打算等会便报给主公,想不到这骆知祥便来了。” 吕方点了点头,陈允为他幕府中的掌书记,可在他手下的分工中,,除了处理各种机密文书,还有情报工作的分工,那李俨暗自投入吕方麾下后,便留在广陵搜集情报,再通过那酒肆的老板,暗自送到杭州,而高奉天收了那胡姬之后,那酒肆便成了莫邪都留在了广陵的一个情报站,那里人员流动性大,吃酒的人三教九流都有,在其中的确能够得到许多有价值的情报。 吕方接过文书,打开一看,只见上面的字迹清秀隽永,正是陈允的字迹,不由得暗自点头,根据吕方的要求,所有得来的情报都必须用普通纸张重新誊写一遍,以免被看到的人通过字迹或者纸张质地等细节推断出情报的来源来。可陈允现在手下信得过又有文化的人太少,他干脆亲自动手,来誊写情报,其办事的认真可见一斑。 “侯王守方以奉天子,譬百川不朝于海,虽狂奔澶漫,终为涸土,不若顺流无穷也。东南诸镇以扬为大,刀布金玉积如阜,愿公上天子常赋,頵请悉储峙,单车以从。”吕方细细将文书读过一遍,心中不由得暗自冷笑,田覠这书信分明是将了杨行密一军。原来中国古代儒家思想里面,认为天子应该垂拱而治,而各个诸侯则管理四方,同时向天子进贡各种财货,以换得对下辖各州的合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