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2节 (第2/4页)
据守丹阳时凋敝了许多,那些被征发来拉纤的百姓身衫褴褛,面有菜色,显然都是些穷苦之极的贫户,又观察到沿途的田亩荒废了不少,许多都有长起了荆棘,显然当年秋天便没有收成了。 想到这里,王佛儿起身来到案前,取出一份写了一半的文书,在下面接着写了下去:“润州田土不辟,沟洫不整,劳役所及,豪门大户,不出一夫,贫贱小民,一年重征,百姓有怨尤之心。若安润州兵锋稍受挫折,便有倾覆之患,如今杨行密西征水师已归,大江之险,已不可持。以末将之见,主公当早定明越二州,以待杨行密大军。”写到这里,王佛儿仔细检查了书信,也不留下姓名,待墨干了,便密封好了,唤来亲兵命令立刻送往石城山吕方处不提。 舟山岛翁山,随着一阵阵的海螺声,明州军的巡逻快船相距陈璋座船已经不过百余丈距离了,便是在水上,像那等快船也不过半盏茶的功夫了,逃跑是决计来不及了,船上的兵卒不待陈璋下令,纷纷从舱底取出暗藏的兵器弓矢,准备拼死一搏,便是先前已经吐得瘫软的人,也拄着长矛,强自要站起身来。 “你们这是干什么,快些将兵器箭矢给我放回去!”一直皱眉思忖的陈璋看到众兵卒这般行动,如梦初醒的怒喝道。 “自然是准备接战啦,难道我等要束手就擒不成?”兵卒们被陈璋的问话弄得有些摸不着头脑,敌兵气势汹汹的打过来了,虽说打不过,也得捞上几个垫背的,这条船上的兵卒都是陈璋的心腹,倒是没有屈膝降敌的打算。 “胡扯蛋,快些将弓矢放回老地方,兵器也放回去,只需留下六七把佩刀即可。”陈璋也顾不得解释许多,厉声喝道,众兵士虽然不知道主将的意图,可是还是习惯性的按照他的命令行事,也许他看到形势不妙,打算投降明州军吧?士卒们揣测道。 陈璋看到士卒们收拾停当,便下令众人向其余船只发出信号,也命令他们同样行事,并放下船帆,停止划桨,不得抵抗,刚刚准备停当,最快的那条明州军快船便靠了上来,一名校尉领着数名兵卒爬上传来,高声喝道:“尔等是什么人,到这里来作甚?莫不是细作吗?” 众人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在陈璋的身上了,那校尉也看出了陈璋乃是其中的头目,伸手指指喝道:“你,就是你这个大个子,快快过来答话。”语气极为无礼。 陈璋却不着恼,小步前趋至那校尉面前,敛衽拜了一拜,培训道:“这位军爷,我等都是良善商人,那是什么细作,不过想要运点粮食到明州,贩运些盐回去,将本求利罢了,只不过昨日碰到大风大雨,迷失了方向罢了,还请军爷见谅。” 那校尉冷哼了一声,打量了陈璋和一旁的水手兵士几眼,指着地上的几件兵器冷声道:“粮食、盐,依我看,你们定然是镇海军的水军,乔装打扮到明州来刺探军情来了。” 陈璋只是陪着笑脸:“军爷说的哪里话,如今海上盗匪极多,我等跑船之人若不准备几件兵器,只怕丢了钱财是小事,连自家性命也难保住,军爷若是不信,大可到舱中搜查,若是找出什么不对的地方,莫要冤枉了我等。” 那校尉下得舱去,果然装的满满的都是稻米,上得甲板来又打量了几眼众人,的确这些水手颇有杀伐之气,手中的老茧显然也是握惯了刀柄的,并非寻常跑船的水手,只是这年头,海商和海盗也不过是一字之差罢了,平日里贩运获利,海上碰到单条船只,便抹把脸变作了盗匪的也是大有人在,自己也无需太过认真了,只是要看这为首的汉子会不会做人。想到这里,他声音缓和了少许,开口问道:“你说你是来贩盐,可杭州那边也有盐场,为何要跑到明州来贩运?” 这个问题陈璋出行前早就打好了草稿,赶紧谀笑道:“军爷问得好,杭州是有盐,只是那吕相公盐税收的不轻,将诸处盐场控制的极严,在下听说明州这边有盐,所以才来这边碰碰运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