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3节 (第2/4页)
这个好机会,一部分淮南军对其发动了侧击。 杨渥惊讶的看着战场的形势,叛军左右两翼都陷入了十分窘迫的境地,而叛军的中军正在向前移动,他看了看眼前老将的背影,嘴巴开合了两下,可又害怕打搅了对方的指挥,还是闭住了嘴。台蒙仿佛背上生了一双眼睛,他又下来一道命令,随着中军处两道狼烟升起,淮南军阵后的密林涌出了大队的士卒,这些正是台蒙在战前留在那边的预备队。这时,老帅仿佛卸下重担一般的叹了一口气,转过身来道:“司徒,这一仗应该是拿下来了,田覠那厮应该知难而退了,不过下次可没这么容易了。” “叔父,你为何这般说?”杨渥此时再也忍不住心中的疑惑,连对台蒙的称谓也变了,开口问道。 台蒙却不直接回答对方的问题,开口问道:“《孙子》你可看过?” 杨渥脸上现出一丝怒色,答道:“叔父说的什么话,我少时就在军中跟随父亲,岂有连《孙子》都未曾看过的道理?” 台蒙点了点头,道:“那‘十则围之’这句话自然是看过的吧!” 杨渥强压下心中的不耐,沉声道:“‘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此乃是《孙子》谋攻篇中的,不知小侄说的可对?” “不错。”台蒙问道:“那你可知道为何‘十则围之’而非‘倍则围之’呢?” 杨渥听了一愣,这《孙子》他自小是读的烂得了,里面的话语也是觉得理所当然,若让他说为什么,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得支支吾吾的答道:“自然是要人多才能包围啦,否则两边兵力一般多,除非地利在手,如何包围?” 台蒙摇头道:“司徒,你说的错了,并非是人多才能包围,而是包围才能发挥出兵力多的优势,你且想想,两军交战,士卒手中的兵器最长也不过丈五,除非是弓矢,行列中最多也就三四排的士卒可以使得上力气,后面的士卒纵然再多又有什么用处,那些兵力完全是白费了,其实双方能够交战的士兵数量是差不多的。可是一旦包围敌兵就不同了,对方就算人数再多,绝大部分士卒也没有用武之地,而在外圈的我军就能占有数量优势,而且还能够不断轮换第一线的兵士,保证体力上的优势,这才是兵法的精义呀!”说到这里,台蒙蹲下身子,在地上画了一个圆圈,又在圆圈的外面又画了一个圆圈。 为王前驱 第395章 广德下 第395章 广德下 杨渥仔细的看了那圆圈半响,仿佛理解了少许,可又接着不解的问道:“那这和今日之战有何关系呢?” 仿佛是为了印证台蒙的话,宣州叛军的中军传来一阵鸣金声,左右两翼的叛军开始向后退去,叛军的中军后队从侧面延伸了出来,形成了一条稀疏的战线,掩护着两翼的叛军向后退去,可是在淮南军凶猛的追击下,叛军右翼的撤退还是逐渐变成了溃退,彪悍的河东骑兵在溃兵丛中挥舞着马刀,将无组织的败兵一个个的砍倒,许多第一次上阵的新兵惊恐的丢下兵器盔甲,向后逃窜,甚至还有成百的兵士丢下兵器跪地投降的。兴奋的杨渥顾不得继续学习兵法,指着对面的叛军道:“台帅,让中军压上去吧,这正是阵斩田贼的良机呀!” “不可!”台蒙摇了摇头,冷静的观察着战场上的形势,沉声下令道:“来人,让后备军增援三千人到左翼去,加紧攻打敌军右翼,田覠乃是军中宿将,不能给他翻身的机会。” 台蒙身后的传令兵应了一声,赶紧离去,台蒙这才对杨渥解释道:“田覠中军和左翼还完好,他积蓄十余年的精锐岂是可以小看的,若逼得狠了,他回头死战,还胜负未知呢!我们身处险地,这次能赢个六七分就足够了,而且这样一来,田覠必然领兵向右撤退,就离他的后勤基地广德城越来越远了,我们就可以将他和广德城隔开了。” 杨渥懵懂的点了点头,他虽然在军营中长大,可是像这般指挥大军的机会却从未有过,向这种战阵之中指挥的细密之处,若非亲身经历,是极难学会的。台蒙临行前受杨行密叮嘱,便不厌其烦的说了下去:“你知道为何先前我让左翼先行,而右翼不动吗?” 杨渥摇了摇头,台蒙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