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节度_第19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4节 (第4/4页)

败,亦杀伤润州贼军近半,领余众坚守常州城多日,若非如此,淮南在大江以南几无寸土,田安二贼也不可复制,岂有今日的局面?说来此番平叛,李公不但无罪,只怕还有功呀!”

    严可求这一席话说下来,让一旁的徐温听得目瞪口呆,直接面对这些糖衣炮弹的李遇更是不由的暗自点头,倒好似坚守这常州城的当真是自己,是有大功于淮南一般,到后来也只有软绵绵的谦逊了几句,先前脸上的那番阴云早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进城之时干脆挽了徐温并行而进,往日关系平常的两人此时倒好似蜜里调了油一般亲热,倒把徐温弄得好不尴尬。

    晋陵城,刺史府。由于在先前的围城战中,城中大部分建筑物都被拆毁变作了石滚木砸在围城敌军的脑袋上,李遇索性在自己府中腾出了一进院子让徐温,严可求二人歇息,徐温以军情紧急为名,拒绝了李遇的宴请,两人来到屋中,徐温见屋中无人,便笑道:“严先生今日为何如此奉承李遇那厮?他被安仁义打得屁滚尿流,被堵在城中,你这番话说下来,倒好似我等是承了他的情一般。”

    严可求笑了笑,脸上的伤疤抽动了几下,饶是徐温已经看惯了,心中还是不由得生出一股寒意,只听到严可求沉声道:“将军这还是第一次独自领大军出外吧?”

    “不错。”徐温听了,脸色不由得一红,他在淮南军中资格很老,可是由于自身能力的原因,到现在才第一次独自领大兵在外。

    “俗话说,树大招风,将军昔日不过王府中一个虞侯罢了,可这两年来执掌淮南节度亲兵,参与机要,今日又领兵出外,信重之极,知道的说是将军积功至此,不知道的只怕会说将军不过一介幸臣罢了,定然谤言甚多,俗话说积毁销骨,在下今日这番话乃是为了结好李遇,为将军在外间多一臂助呀!”原来徐温这些年来所立的功勋,要么是献计,要么是后勤,却并无野战攻城之功,在淮南武人气氛极重的环境中,许多人对他的升迁并不服气,严可求这番话便是对此所发的。

    为王前驱 第398章 温暖

    第398章 温暖

    徐温听到这里,不由得连连点头,如今虽然田,安之乱在杨行密的雷霆手段之下,已经逐渐式微,可是淮南镇中又有一个隐忧逐渐显现出来了。在清口之战后,北方宣武军方面的压力也小了许多,外部压力减小了之后,内部的各种矛盾就显现出来了,如今杨行密已经年过五旬,重病在床,偏生诸子孤弱,没有有力的外戚,外镇的众将又多有桀骜不驯之辈,虽然其中最冒头的朱延寿,田,安仁义三人或者已经被斩杀,或者也情况不妙,可是其余手握重兵的武将还大有人在,杨行密活着的时候倒也罢了,若是不在了,谁知道这些人会不会变成下一个田,下一个安仁义?作为淮南中枢武将的徐温,无论从自己私利还是为了杨行密的继承人杨渥的利益出发,对像李遇这等外镇重臣,结好都是很有必要的。

    “那我们明日就出城赶往陵亭,将吴王的书信交给王招讨,好尽快领兵乘船赶往芜湖,与少主汇合。”徐温暗忖了片刻,开口问道,他也知道自己此时的位置,大半都是来自杨行密,若杨行密去世,只有抱紧杨渥这条大腿才有出路,因为若是那淮南节度之位换了别的外镇武将,那些人身边都已经有了多年的班底,根本没有了自己的位置,所以决定尽快的赶往杨渥那边。

    严可求点了点头,道:“不错,不过军情变化无常,王招讨乃在外大将,有专杀之权,将军明日还是见机行事的好。”

    次日,徐温便带了亲兵一路赶往陵亭的王茂章大营,严可求却借口要料理些后面大部的杂事,留了下来。待到徐温赶到陵亭,便直往王茂章帐中,二人相见之后,徐温寒暄了几句,便取出杨行密的亲笔书信,交给了王茂章。

    徐温交罢书信后,便做到一旁,只见王茂章越看书信,脸色越发阴沉,也不敢多话打扰,过了半响,王茂章看完书信,将其折好放到一旁,沉声问道:“徐右衙,你可知杨王这信中说的何事?”

    徐温此行作为领兵大将,杨行密便有向其指示过用兵的方略,他虽然没有看过这封书信,此时也能猜得出个大概,不过眼下还是装作不知的好,便起身应道:“这信乃是吴王写与您的,末将如何敢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