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0节 (第4/5页)
光明媚、草长莺飞,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随处可见鳞次栉比的四合院建筑的倒影。翠绿的荷叶丛、亭亭玉立的荷花,和京城的四合院群构筑成为了一副绝美,让人称叹的风景画。 后海说是“海”,其实是一个巨大的人工湖,是旧时皇家独享的一泓清池,是历经千年的什刹海的一部分,是一片有水而能观山,垂柳拂岸的闲散之地。与著名的北海一水相连,与景山、故宫遥遥相对。沿海走着走着,一不留神就会看到碧瓦红墙。在那些高大庄严的大门外,只能看到院内高大森郁的树木。悠悠地透着神秘。 岸上的民居和居民,周边的王府和名人故居更为它铺陈着京味和历史的无穷韵味。人们来这里只为了,这里依然能够听到秋日里清脆的虫鸣,依然能看见老北京四合院建筑群的缩影,依然能咀嚼那似乎早已远去的皇家遗韵。 凭心而论,首都是一座很不错的城市,到处弥散着历史文化的韵味,而且很厚重,不需要去细细品味就能够感受。当然,前提是在没有沙尘暴的时候,要不真有些感到大煞风景。 听到冷冰寒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出租车司机很是热情地给他侃起了大山,介绍介绍沿途的风景,说说最近的国家大事,唠唠各种新闻逸事,就仿佛天底下没有他不知道的东西。也给冷冰寒无聊的旅程带来了些乐趣。 由于不是上下班高峰期,加之九几年的首都堵车情况还没有后来那么严重,半个小时后,车子便停在了北大校门前。 “谢谢你呢,车费总共38元。”司机笑着对冷冰寒说道。 “谢谢你,不用找了!”冷冰寒递过去一张五十的,开门就下车了,冷冰寒向来是大方惯了,多的钱就当是司机师傅沿途给自己带来乐趣的奖赏吧。 “嗨,还是一个耿直的小款爷呢,对我味口,早知道刚才就不绕路了,白白浪费了油钱!”司机看着冷冰寒的背影,抓着头皮懊恼地说道,要是冷冰寒听见了,保管郁闷得晕过去,虽然不缺这点钱,但被当着是傻瓜来骗,那种感觉还是会让他很不爽。 琉璃瓦屋顶、雕梁画栋、大红门柱,再加上一个金边蓝底的金字招牌,显得气势恢宏,庄严肃穆——走到了前世里景仰已久的北大校门前,冷冰寒注目那蓝底金字的四个大字,记忆深处掀起涟漪。 对于前世里喜爱文学的冷冰寒来说,北大就是心中最神圣和景仰的象牙塔,他做梦也想能够进入到里面,成为其中的一员。当然这个梦想在前世对于普普通通的冷冰寒来说,也只能是一个梦想而已。 重生之后,拥有了超越常人的能力,眼界也开阔了,似乎所思所想的,都不同于一般人。而北大这个梦想,也被深埋在心底,没想到,此时此刻,来到了北大的校门口,那种情绪,还是如潮水一般向他冲刷而来,让他的心底不由得颤动起来。 漫步走进了校园里,没有急着去找报名的地点,而是顺着大路在校园里漫步开了,去追寻那在记忆深处沉淀和尘封了二十多年的期颐。 由于是少年班,开学的时间和正常的有些不同,而此时其他的学生都已经开始上课了,整个校园里是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燕园建筑精髓“一塔湖图”之博雅塔,是使用功能、艺术造型、环境协调三方面高度统一的建筑杰作。它在未名湖中的倩影深印在北大莘莘学子的心中。 巍峨的博雅塔和它周围的松柏以及波光荡漾的未名湖构成燕园的一大景观。由于建筑位置的巧妙,在北大内外,从梁柱、古树之间,时见它的身影,更增几分秀丽神奇。博雅塔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地站在湖畔,纵观着风云变幻,那紧锁的塔门,就像这位老人紧闭的心扉,包含着人生的悠悠岁月。 博雅塔吸纳了千千万万北大学子的智慧和灵气,它在北大的地位已经远远超出了塔本身,如果说未名湖是北大的眼睛,那么博雅塔就是炯炯的瞳仁了,“博雅”二字,凝聚了北大精魂中最不朽的图腾。 空旷的未名湖,配上“未名”二字,正体现了知识分子追求的心境:淡泊名利,宽容无争。同时“未名”二字也为今天未名湖的象征意义涂上了一层历史的色彩,一直传为佳话,这一切实乃天意。更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在未名湖的北岸还立有乾隆时期的四块石屏风,上书“画舫平临苹岸阔,飞楼俯映柳荫多。夹镜光徵风四面,垂虹影界水中央”,这四句诗文原是称述圆明园“夹镜鸣琴”这一景点的,历经周折后,被置放于这里。虽然并非专为未名湖而作,放在这里却十分恰当地描述出了未名湖一带的风光之美,真可谓是天作之合。 湖和塔的天作之合是未名湖畔的神来之笔,永远富有哲理,永远耐人寻味。可以说,湖光塔影已经成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