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9页 (第1/2页)
“那蒙面人带走的是……” “是我的课本。”叶安有些不好意思,因为他学习成绩实在太差,就想着利用碎片时间,平时带着书,没事的时候就被两句。 包拯大笑,连道三个好字,“有了此物,襄阳王的罪便是定了。既然如此,那我这就进宫面圣,白护卫,”他郑重的向白玉堂承诺:“本官定会擒获jian人,将你兄长治好的。” 锦毛鼠深深的行了一礼:“如此,便劳烦大人了。” …… 第二天是国子监开学的日子,因为没得到通知,所以叶安也就照常去上课,但刚入学校,便感受到了不同。 国子监内的下人感觉比往日多了些,后门偏门似乎也封上了,叶安松了口气,既然祭酒都清楚,那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果然,学生这边还在上课,外面就想起阵阵马蹄与脚步声。众人面面相觑,都表示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感觉全京城的禁军都出动了。只有范纯仁似乎有些成算,与叶安对视了一眼,刚要开口,便见叶安冲自己摇了摇头,心中闪过丝明悟,也闭嘴不说话了。 之前也说了,大宋的宗室基本上都被养废了,哪怕襄阳王有原著力量加成,也不成什么气候。再加上此次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甚至连私军都没来得及召集就被捉住。但他也是硬气,眼见事情败露,独自在书房拔剑自刎,连封信都没留下。就这样,不过几个时辰,襄阳王一伙儿便伏法,快得甚至连许多汴梁百姓都不知道此事。 叶安下课后单独去找祭酒请假,他必须问问情况,王安石见外面已风平浪静,犹豫了下还是同意了。得到批准后的叶安玩命狂奔,冲到开封府抓着展昭喘粗气道:“怎么样,那天的蒙面人抓住了吗?” 展昭递给他杯茶,愁雨惨淡的否认。他们抓住了盟单兰谱上的大部分人,剩下的也只是时间问题。但一一对比后怎么也没找到当时那人,白玉堂都快急疯了,已经打算奔去西夏拜访神医求他们救自己二哥。 叶安眉头紧皱,深深的叹了口气。 …… 距襄阳王伏法已过了快十天,京中就算一开始不知道此事的人也都晓得了,百姓们都很愤怒。在他们眼中,仁宗是个好皇帝,而襄阳王的名声就不用说了。假如让这种人上位,他们还哪有好日子过了,于是纷纷唾弃他。 文武百官对此事也争论不休,主要出在襄阳王的丧事与谥号上。有人觉得,虽然襄阳王有造反的意图,但毕竟没有付诸行动,为了皇室的脸面,还应按正常王爷的规矩走。 之后立马有人反驳,那襄阳王残害百姓,危害江山,还与敌国勾结,这种人不应该送去见列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