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4页 (第2/2页)
“咱们从哪里进货呢,要是从公社买,回来再加价,人家还不如自己去公社买呢。” 张福年想了想,“咱们买的多,如果公社不能便宜些,我从县城带货回来。” 张福秀忽然笑了,“八字没一撇的事儿,想那么多做什么。” 张福芝在一边插嘴,“哥,咱们还可以卖笔和本子。” 张福年摸摸她的头,“以后都会有。” 张福年早有预料,去年已经恢复了考高,今年夏天是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夏季高考。等到今年冬天,就会有一阵春风吹来,到那时,全国遍地开花,人有多大本事,只管去折腾吧。 张福年秋天返校后,趁着周末,一个人四处溜达。他在大街小巷里转悠,看到了许多暗地里的交易。他有时候也会打听一下价格,甚至还帮着几个小商贩打掩护。 这样跑了一两个月,他认识了好几个卖小货的小贩,其中一个姓吴的小贩,因为家里遇到急难之事,张福年还借给他十块钱。 陈永康听说他把十块钱借给一个陌生人,有些担心,“福年,那可是你好不容易攒的。” 张福年现在稳定给省里一家杂志供稿,一个月少说能挣个五六块稿费。这事儿只有陈永康知道,可惜他语文水平一般,写的稿子人家看不上。 张福年解释,“吴大哥和我认识也有两三个月了,我帮他这一回,说不定就能多交个朋友呢。” 陈永康悄悄问道,“你真准备让福秀姐开代销点啊?” 张福年点头,“没错,二哥,你家里要不要也弄一个?我家这个,最多可以覆盖张湾和旁边两个小村子,你们陈家那么大一片,要是有个代销点,也能挣些油盐钱。” 陈永康叹口气,“我回头再跟我爸说说,我爸思想放不开,怕人家举报。” 张福年转了转手中的笔,现在已经十一月底了,再等一个月,春风就来了。 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张福年找到了好几个货源点。如盐这种入口的东西,他不敢从外头买,只能从县城里的几家供销社里面买。一次买的多,也能便宜些。只要家里的价格和公社供销社里持平就好,少赚些没关系。至于其他不是入口的东西,张福年可cao作的空间就大了。 月底他回家时,和老师请了一个星期的假,他要把自己的小屋改造一番,变成家里的代销点。 张福年的小屋正好对着路口,他准备在南边开个小窗户,外面的屋檐往外接一截,做成个棚子。窗户外面放块板子,晚上把板子一收,窗户放下,里面锁上。 除了这些,旁边做个柜子,当做货架。 张福年这次回去带了一大包货物,里面的东西好多啊。针头线脑、纽扣、文具、皮筋头绳,还有好多其他日用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