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使不得_第251章 龙潜于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1章 龙潜于渊 (第2/3页)

为保管此物,铎世子殁后,此物便一直放在青州玉衡庄,多年不曾有人问津。在下还记得,前来送交此物的亲信带了铎世子的口信,再三叮嘱在下务必妥善藏好这枚令牌,待到明君出世,方可重见天日。”

    他不急不缓地说着似是很久以前的一段故事,兰舟不由得皱起了眉。

    “沈宗主这是不愿交此令还是觉得我这江湖小辈,不配与它扯上关系?”

    闻言,沈遇忽然笑出了声。

    “江湖小辈?……”他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显得意味深长,“听闻小公子唤作兰舟?”

    “正是。”

    沈遇顿了顿,道:“在下曾有位故友,普天之下,尊华无二,早些年在下与之驰骋疆场,有一日大退敌军,举杯邀月,也曾风花雪月,潇洒过一番。那晚,我二人曾谈及日后若有子嗣,当如何起名。他极喜四君子,我便建议日后子嗣出世,便已梅兰竹菊为名,按长幼依次赐字,小公子的名字,倒是颇为凑巧了。”

    “哦?”兰舟脸色微变,袖下的手渐渐收紧成拳,“没想到我的名字,竟能让沈宗主想起故人,倒是有缘。”

    沈遇朝他走了过来,不急不缓道:“在下还有一位故友,唤作顾昀,大周百姓,莫有不知,想必小公子也听说过吧?”

    “宁国公顾岚旭,名满天下,岂有不识之理?”

    闻言,沈遇点点头,继续道:“宁国公膝下曾有一双儿女,乃国公夫人所出之嫡系,其长子顾铎,十六岁册封世子,承袭正一品国公爵位,二十岁官拜上卿,常伴君驾。其嫡女顾昭,更是聪慧过人,幼童之年便已深的大周国君偏爱,封为郡主,赐号‘宛陶’,受朝廷诰命,这双儿女在楚京可谓人人羡艳。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宛陶郡主不喜朝堂却喜舞刀弄枪,宁国公便私下将她送出楚京,拜入剑宗门下,请自己的故友代为管教。历学七栽,终习得一身本事,返回京城行及笈之礼。只可惜那一年,国君薨逝,朝堂动荡,宁国府被指通敌叛国,满门抄斩,更是牵连到当朝皇后殁于荷华宫,此案牵扯甚远,便是结案多年,亦无人敢提。”

    兰舟静静听他说完,神色渐渐凝重:“沈宗主究竟想说什么?”

    “当年荷华宫那场大火,传闻只找到了先皇后司蓁与一众宫人的尸首,却始终没能找到皇后的贴身女官玉屏与小太子,你若是不在这阎罗殿,不在十一身边,在下便信了这等巧合——你的名字和表字,是当年我与你父皇一同商定的。你长姐及笄之后,便得‘梅泷’为字,当今陛下虽未及加冠之龄,但过些年,也当以‘竹奕’为表字——”

    “沈宗主。”兰舟已然意识到,他怕是已经猜出来了,“你当年收许许为徒,替她瞒着剑宗上下,而今又来这琼山,见到了我,这么多年,你究竟隐瞒了多少事?”

    “并非隐瞒,而是不可说。今日得见您安然无恙,吾心甚慰。”沈遇走上前,忽然撩袍而跪,行君臣大礼,“臣,沈遇,参见太子殿下!”

    此声巍巍,不可动摇。

    兰舟浑身一僵,沉默良久,叹了口气。

    既已认出,欲盖弥彰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沈宗主起来吧,你早已身在江湖,我如今,也不过是个乡野小子,大周太子,早已葬身于那场大火里了,你我之间,可谈不上君臣。”

    “殿下误会了,在下的确早已退出朝堂,算不得是‘大周之臣’。”沈遇起身,淡淡道,“在下也从未在大周朝中谋过一官半职,江湖与朝堂,素来泾渭分明,自古便是如此。在下非‘大周之臣’,却是‘先帝之臣’,先帝之智,令在下钦佩。先帝乃在下挚交之友,他临终前曾传一道口谕至犀渠山庄,言他若亡于不日,宫中必有变故,托我辅明君,扶社稷于危难,在下之所以对殿下行此礼,乃是为先帝而跪。殿下尚在人间,先帝在天之灵,必当庇佑。”

    兰舟勾了勾唇角,眼中却无一丝笑意:“事到如今,庇佑与否,又有何用?今后如何,怕是连先帝都难以左右,你是谁的‘臣’,谁又是你的‘君’,于我而言,并无干系,你想帮便帮,不想帮便作壁上观就是,这五年我都走过来了,还有何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