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 顽皮相如 (第1/2页)
春风拂柳,花香醉人,鸟儿啁啾,正是南国暖春时节。 在云南昆明西山脚下的滇池湖畔,四、五间草屋便临着滇池而建,在滇池的岸边,生长着许多的芦苇和不知名的水草。草屋前敞开的院子里,一个三十八九岁的中年男人正坐在一张旧竹椅上,一边沐浴着春天的阳光,一边看书,意态悠闲自得。他身上的长衫虽然已经洗得发了白,但丝毫无损他身上散发出的儒雅之气。他手上的一本《孟子》,已经不知读了多次,翻了多少遍,里面的内容简直可以倒背如流,但他仍然手不释卷,一有空闲,便要拿出来反复温习,兴之所致,还要吟诵几句,用孔圣人的话说是“温故而知新”,方能领悟其中之真谛。 当他看到“君子可欺之以方”这一段中讲到了一个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宰予问了孔子一个很古怪的问题:“老师,一个君子,假如我们诓骗他:‘有人掉到井里啦!’他会马上跳下井去救人吗?”孔子皱眉回答说:“怎么会呢?君子会马上赶去察看,但不会糊里糊涂就往下跳,君子可以被欺骗,却不会被愚弄。”中年男人正咀嚼故事中的蕴意时,忽听一个孩童稚嫩清脆的声音大声叫道:“爹爹,爹爹!”他抬头一看,只见距院子数丈之外的滇池临岸,一个八、九岁年纪眉目清秀的小男孩,浑身赤条条一丝不挂,站在一个土埂之上,扯着喉咙大声叫唤着。中年男人眉头一皱,问道:“相如,你又怎么了,爹正在看书呢,你不要打扰我,玩你自己的吧!“那叫相如的男孩道:“爹,你瞧,我又想出一个新花样,保证你以前没有见过!”说着背对滇池,一个漂亮的筋斗,向后翻了一圈,“扑通”一声落入滇池之中,只溅起了一个拳头大小的水花,便没入水中,不见了影子。中年男人刚要站起身来制止,但已经不及,只得摇了摇头,说道:“唉,这孩子怕是孙猴子变的,怎地如此顽皮!”继而坐下,又低头看起书来。 过了许久,那叫相如的男孩还未浮出水面,中年男子不由得有几丝奇怪,以往男孩常常跟他夫妻俩开玩笑,潜在水中装作被淹死的样子,结果每次都虚惊一场,已经不止一次了,为此这孩子屁股上藤条板子挨了不知多少,但总是屡教不改,夫妻俩摊上这么个闹包儿子,真是一点办法没有。在邻里乡村,这孩子捉弄人的手段是出了名的,是以周边的大人孩子见了他无不避之大吉。这男孩顽皮归顽皮,却聪颖异常,念书识字,常常过目不忘,同龄的孩子们都望尘莫及,总算给一家人多少有点安慰。俗话说:知子莫若父。中年男人对自己的孩子虽然知之甚深,但这次入水时间实在过长,加之他是向后翻腾下去的,万一在水中腿抽了筋,或者是被水呛了,又或者遇到食人鱼怎么办?这么一想,不由得也慌了。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旱鸭子,虽然常年生活在滇池边上,却怎么也学不会游泳,只能站起身来朝着茅屋里大声叫道:“青鸾,青鸾,你快点出来!”只听屋里一个女人的声音应道:“唉,就出来!”声音落处,从屋中走出一个三十出头面目姣好的少妇,她腹部隆起,走起路来不甚便利,显然是有了身孕。 这是一家三口,男的名为李仕元,女的是他妻子,名为吴青鸾,那孩童自然便是他们的儿子李相如了。吴青鸾本是当地一个老学究吴文儒的独生女儿,吴文儒是这一带远近闻名的私塾先生,吴青鸾自小受父亲熏陶影响,也识得文墨。十年前的一个冬天,吴文儒一大早起来正要步行到数里之外的西鹭书院为学生上课,一出门,便见到门前的草垛里躺着一个人,他吓了一跳,近前一看,见是一个二十七八岁的青年人,穿着一件又脏又旧的长衫,脸色发青,双目紧闭。吴文儒低下身子叫唤了两声,那青年并未答应,伸指到他鼻孔处一探,只感到气息微弱,想来是夜晚在草垛里避寒,由于天气太冷,衣衫又单薄,所以便被冻僵了。吴文儒见人命关天,课也不去上了,进屋叫上女儿青鸾,父女俩一个抬头一个抬脚将那青年抬进了屋中,放在床上,用被子盖上。吴文儒吩咐青鸾到厨中熬了一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