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节 (第5/5页)
嗦。他满意地一笑,又道:“你那伶俐又清秀的脑袋恐怕就要搬家了,唉,那血淋淋的场面啊,我想想就觉得心里很不舒服,如今像我这么慈善心软的人,真是不多了。我说魏小哥,你要是心里有什么话,是愿意和良善的我说呢,还是对那暴力的武公子说呢?还是你想尝尝咱们汴城衙门,那些身形彪悍的衙役大哥手中那水火无情棍的滋味?” 魏周听到此时,已是面色苍白,却还强笑道:“你根本就是一派胡言,你想逼我说什么?衙门是讲理的地方,难道沈大人是个屈打成招的昏官不成?我魏周不过是个小人物而已,我顶多被判个意图毁尸之罪罢了。难道你们有证据说红衣是我杀的不成?她腹中的孩子是我的没错,那又怎样?我和她男未婚、女未嫁,你们难道还能给我安个通jian之罪不成?我承认我一时糊涂,怕我和红衣的事情被刘府知道,被撵出府去,所以我才鬼迷心窍夜半去烧尸体,意图毁尸灭迹。我错了,我都知罪,可以了吗,陆师爷?” 陆元青看着他,却是一叹道:“我给过你机会,魏周。可是你不知悔改,冥顽不灵。你以为如此,就可以掩盖一切了吗?你可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不论过去了多少年,都不会改变的。那些所谓的生死,真的会被忘记吗?只要曾经存在过的事物,就会有其轨迹可循,也许会费些工夫,但是一定会有蛛丝马迹留下来。” 他一边说一边从冰冷的牢房地面上站起来,掸了掸身上的稻草末子,“这牢房实在是太冰冷了,我怕冷,就不陪你了,你自己留下来好好想想清楚吧。” 他一边往外走,一边状似不经意地低喃道:“也不知道这莱州距咱们汴城有多远?邵捕头莱州一行恐怕就要回来了,要是有所收获,也不枉费他奔波之苦了。” 魏周的脸色苍白得仿佛见了鬼,陆元青已经出了牢房,牢头刚刚上锁,就见他猛地奔到牢门之处大力摇晃牢门,“你说什么?你刚刚说了什么?莱州?谁去了莱州?” 陆元青却不理他,径自离去,却在转身后又道:“我会向大人求情,放你回刘府去的。” 魏周一愣,显然不可置信,他瞪着陆元青,仿佛他在说什么可笑至极的话。 陆元青似有些遗憾,“魏小哥你很聪明啊,的确,我没有证据证明你杀了红衣,我也告不了你通jian,至多是个毁尸未遂。我大明朝皇帝道家治国,自不会枉杀无辜,所以至多关你个几日,几日之后,你自然就可以出去了。” 魏周闻言刚要松口气,陆元青却又道:“那刘府老爷刘大成待你如同己出,见你在牢内待了这么些日子,又完好无损地回去,自然不会认为你在牢房大刑之下说了什么,不但不会和你生分,恐怕还要大大重用你才是。”说罢,大笑转身,这次真的走了,再也没有回头看过牢房中的魏周一眼。 魏周遍体生寒,突然觉得这牢房和这陆师爷说的一般无二,实在是冰冷得很。 采花郎(17)疯癫之想 看来沈白那边的进展也不算太顺利,一大清早的就臭着一张脸坐在桌旁瞪着早饭出神,见陆元青一脚迈进饭堂来,连忙招呼道:“元青,这里!” 陆元青好笑地瞅他一眼,慢吞吞地挪过来,“大人,怎么没在房里用饭,跑到这里来了?” 这里是衙门的公用大饭堂,上至主簿、文书等文差人员,下至衙差、仵作等武职杂役等,都会在这一排排的长桌长凳间混杂着吃饭,因此沈白作为一县之首,出现在这里就显得很突兀、怪异了。 觉得不搭调的不仅陆元青一人,从那平日乱哄哄、吵闹闹,高谈阔论、相互谐骂不绝于耳的纷乱,变成了今日落地一根针都铿锵有声的寂静无声,就可知大家的心里是有多么的不自在和不情愿。尽管他们的新县令大人沈白看起来很是平易近人,可是他的身份摆在了那里,谁又敢在他面前随意放肆、造次?所以大家伙不敢靠得太近,又不敢离得太远,一顿饭是吃得如坐针毡、难以下咽。 其实沈白这顿饭吃得心里也是不舒服,他从小生在京城,长在京城,吃的都是精致之物,用的皆是绫罗绸缎,出门有车马仆从伺候,结交的也都是有头有脸、身份显贵之人,所以无论他有多么豪爽随和和不拘小节,他都是不折不扣的贵公子一名。从小他被灌输的是君子之仪,读的是圣人之书,行止皆从容矜持。所以他看到公用饭堂里那油腻腻、黏糊糊的桌椅,他有点儿坐不下去;听到那乱糟糟又夹杂着近乎粗俗的谩骂玩笑时,一向食不言寝不语的他一个头变成了两个大,心情烦乱、食不下咽…… 太吵了,有点儿吃不下了,沈白百无聊赖地想着。可是他还是稳坐桌前没有动,他等的人还没有到,现在走了,岂不白白被折磨了一个早上?不值。所以他继续等下去,可怜那周遭或远或近陪坐着的诸人也只得继续痛苦地陪坐着,大人都没动,谁敢先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