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世王朝_第211章:风袭小东楼,关中易新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1章:风袭小东楼,关中易新主 (第2/3页)

来,一把按在了栏杆上,厉声威胁到“贱妇!再敢多言,老子把你从这扔下去!”

    “死就死!本宫宁死也不与你们这些叛国之贼同处!”徐氏奋力挣脱了赵林的钳制,最后再看了眼刘旻,哀求道,“陛下,随臣妾来吧!”

    “我我”刘旻全身颤抖着向后退了两步,他眼里的怯懦,已经被徐氏尽收眼底。

    “好好啊!可怜大汉!下无忠臣,上无圣君!留在此间又有何用?!”徐氏自嘲的笑了笑,丢下这句遗言后再不多话,翻身一跃,便消失在了众人的眼帘中。

    “去收敛皇后的尸体,厚葬,”赵俞似赞许又似感慨的冲徐氏跃楼的方向点点头,转身拿过圣旨,亲自递到了刘旻面前,笑着说道,“陛下,到您了。”

    刘旻颤颤巍巍的接过圣旨,轻轻的一卷圣旨,在他手里却如同千钧之重。良久,刘旻才重重的叹了口气,认命似的一屁股跌坐在了地上

    大世尊武十四年的新年,长安突然传出消息,贼首裴三甲率众逼宫,在小东楼逼死了皇后徐氏,又将汉帝刘旻侮辱至重伤,在最关键的时刻,大将军赵俞及时率兵赶到,救下了奄奄一息的汉帝,并将叛逆之众尽数铲除。在汉帝最后的时光里,赵俞与汉帝推心置腹,痛哭流涕。最终的最终,汉帝传下遗旨,立自己尚在襁褓中的独子刘彷为帝,进赵俞为帝国大将军、丞相,加封摄政王爵,以扶朝政。

    以上版本,自宫中流传出,最终解释权归大将军赵俞所有。

    就在大家被这个消息震得耳膜直响的时候,另一个更重磅的消息传来了幼帝刘彷由于身体衰弱,在他爹撒手人寰的同时,竟也仙逝了!据宫中最后的几个知情人供认,这几天由于幼帝胃口不好,可能是患了什么病,所以每天只食一小勺米粥,并且为了锻炼他的身体,西汉朝廷里医疗方面的权威人士良心建议,每天还要派专门的人带他去外面雪地里学习爬行。谁也没想到幼帝就这么没了。这下大家懵了,在长安姓刘的不少,但和刘旻最亲的可就这一个啊,难不成还得另找其他皇脉来做皇帝吗?

    紧要关头,赵俞毅然决然的站了出来,并表明,新帝的人选必须要严格把关,但在新帝尚未选出来之前,朝中不可没有领班的人,为了不让jian佞小人有可乘之机,赵俞决定牺牲自己,暂时主持朝政大局。这一提议赢得了朝中尚存官员的全票通过。于是,赵俞一边安抚各级官员和百姓,一边又在最短的时间内补上了朝廷遇害官员的空缺,使得国家机器得以再次运转起来。大家有了赵俞的领导,也逐渐从不安和惶恐中安定了下来,甚至有不少人觉得其实现在这样也不错。

    一切都在照着赵俞预定的轨迹去运转,西汉朝廷进入了一个极其诡异的时代无皇帝时代。或者说,这就是赵俞的时代。

    赵俞虽然没有直接称帝,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西汉已经是他这个摄政王当家了,所谓重新挑选新帝,不过是个笑话。赵俞知道,如果自己现在贸然称帝,只会为自己吸引仇恨,那还不如做个摄政王,有功了自己去领;有过了,再临时随便抓个人来当汉帝,让他去前面挨刀子和口水。简而言之,赵俞现在不是皇帝,却胜似皇帝。

    但很快,这个宁静就被打破了。有些人不愿意赵俞来当汉朝这个家,比如并未在长安的汉室遗老遗少,或比如慕容皓。

    慕容皓得到的密保却是另一个版本,另一个真实、却被掩埋起来的版本。对慕容皓来说,汉帝是死是活无所谓,汉帝是谁也无所谓,只要西汉这个当家的,不是赵家就行!

    慕容皓心里很清楚,自赵家上台以来,汉帝就已经是摆设了。现在赵俞终于踢开了汉帝自己单干,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整个西汉的实力都将更上一层楼!以前不管怎么说,中庭还有汉帝这个蠢货来牵制赵俞;现在好了,赵家一家独大,说什么就是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