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9节 (第3/5页)
案。贺州可以不要,但梧州这边决不能退让半步。” 何福光点了点头,郑重其事的答道:“我明白了。” 打贺州的目的是为了给广西乃至北洋一个警告,展示粤军全力抗击的信心,同时也出其不意的歼灭桂军一部分有生力量。现在这个目的已经达成,而梧州这边却异常吃紧,贺州之于梧州的战略意义对比,显然后者要更胜一筹。何福光明白这一点,可是总觉得这一仗打得不是那么扎实,粤军先发制人发动进攻本来就很唐突,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一步,先发制人的优势显然荡然无存。 何福光心中隐隐约约的担忧,正是第一师的主力部队跟桂军打得两败俱伤了,北洋军一旦南下那可是坐收渔翁之利的快事。虽然广东省内尚且还有第三师三个团的兵力,加上一些炮舰屯守韶关,可第三师全部都是各县地方部队整编而来。如果说第一师尚且经验不足,那第三师的战斗力更要大打折扣,如何能对付如狼似虎的北洋精锐? 不过现在抱怨这些都无益,他知道吴都督为什么会说出“贺州可以不要,梧州决不能退让半步”的话。粤军要跟桂军硬碰硬,就是看桂军有没有这个胆量和远见,北洋军虽然是桂军的盟友,同样也是一只豺狼。桂军和粤军两败俱伤的结果那就是豺狼占广东,据广西。如果桂军不看未来只顾一时之利,那绝对是吃力不讨好的下场。这也是吴都督敢在梧州打消耗战的底气所在。两广都消耗不起,桂军放手未必会输,而粤军放手则必输无疑。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何福光心中是这样想的。 卷二:大革命 第264章,坚持下去 天亮之后,莫擎宇二团在损失惨重的情况再次派出一个连的部队,承担掩护由师部到六团、炮兵团的辎重运输线的任务。莫擎宇知道师部是无兵可调,只能将这个重担强加到二团肩膀上,他能理解却不能理顺,心头的那块阴影越来越沉重。 桂军冒着粤军的炮火,经过一夜的挺进,总算占据了封开县城。桂军的怨怒当然要发泄到广东人民身上,封开县大部分老百姓都没办法转移迁徙,结果遭受了桂军士兵惨无人道的抢劫、杀戮和jianyin。 这些严重的扰民行为原本可以避免或者节制,可是在凌晨六点时第三混成协协统林俊廷突然接到陆荣廷从南宁发来的电报,调其为广西第一军总统制,第三混成协交由陆裕光暂辖。林俊廷觉得有些疑惑,广西第一军那可是陆都督的嫡系部队,怎么会让他去出任总统制?更何况这电报来的也太仓促了一些。 陆裕光不给林俊廷反应的时间,借着昨晚林俊廷抗命不从的余怒,毫不客气的就把林俊廷轰走了。林俊廷让陆裕光这后生骂了一顿心情很不爽,索性把梧州的烂摊子丢给陆裕光一个人处理,他倒要看看陆裕光怎么把桂军的实力败干净,到时候谁骂谁。于是他一大早就乘船南下而去。 林俊廷这一走,陆裕光马上命令莫荣新担任第三混成协监管。莫荣新将第三混成协七个营营长全部调回梧州,派遣亲信军官接替各营军务。正是在这权力交替之际,先头各路部队出现了一个真空期。士兵们肆意而为,在封开县将“烧杀掠抢yin”五项尽数过了一遍。 临阵换将本是兵法大忌,可是粤军一方面没有侦查到这个情况,同时也没有多余的力量组织反击,眼睁睁的错过了这样的大好时机。 陆裕光在调走了林俊廷这个老顽固之后,于七点在封开县集结兵力,同时从三个点向粤军发动强烈攻势。在梧州西岸炮火掩护下,第三混成协两个营向粤军第六团阵地发动渡河突击;第四标在封开县休整完毕后,从南边进入山区,夹击粤军第六团侧翼和粤军炮兵团阵地;第三混成协另外两个先头营从封开县向白石界进攻。 整个梧州两岸的战场上,桂粤双方同一时间投入的兵力超过三千人,战事规模可见一斑。 最先打响战火的是梧州两个炮兵营。因为封开县的攻克,桂军炮兵营现在不用分散火力同时压制两个火线,两个营的大炮齐齐对准了东岸粤军第六团的阵地,狂轰滥炸的密度是昨天承受的两倍。半个小时之后,粤军第六团再也坚持不住了,郝少义经不住重火力的压力,又熬不住部下的劝诱,下令撤退滩头阵地,全团进入山区布防。 第六团全员由韶关巡防营改编,虽然经过粤军师部特派的训练,可是论素质还是旧军的档次。要不是炮兵团张达开早先接到了吴绍霆的命令,安排了一队临时宪兵督战队看着第六团团部,只怕七点三十分时就不是后撤防线,而是直接崩溃的逃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