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舟中之人尽敌国 (第8/18页)
山顶道观旧址,一个高大老者凭空浮现,瞥了眼那些堆积成山的道观废墟杂物,啧啧摇头,缓缓走向台阶之巅,讥笑道:“孩儿们以为这就完事了?天底下有这么好拿的钱财吗?人杀人最多,人心使然嘛。不然见你们稚童打闹,乐趣何在?” 他轻轻跺了一脚。走到台阶那边俯瞰山脚那边的停战双方,瞥了一眼之后,便被那缕剑气瞬间搅烂了那道缥缈身形。 只是山脚那条幽绿河水已经异象横生,先是涟漪阵阵,然后开始如热水沸腾。 桓云是第一个察觉到异象的人,他双袖飘摇,一张张符箓如流水哗啦啦飞出。 只是瞬间桥下河水便寂然不动,然后在白玉拱桥两边,分别走出一尊身高五丈的青衣神人,一尊神祇手持银色长枪,一尊神祇手捧铁锏,各自登岸,然后站定。 与此同时,白玉拱桥也云雾飘摇,最终凝聚出一个白衣神女,她金色眼眸,面无表情,手持一道好似道门宝诰的画轴。白衣神女飘然升空,摊开那卷画轴,嗓音如天籁,缓缓开口言语。 便是见多识广的老真人桓云,听过了白衣神女的那番言语后,都觉得荒诞不已,可又不得不当真信服几分。 大致意思,是说此地乃是上古真人证道飞升之地,曾经位列三十六洞天兼七十二福地,是一处清净之地。他们这帮人冒冒失失私闯府邸,既是机缘,也是罪过。那个真人飞升之前,曾经留下一道法旨给他们三位,答应后世修士,凭借得宝多寡,来定机缘大小,最终会留下五人,不但可以留下手中既得的所有天材地宝、仙家秘籍,为首一人,可以获得飞升真人的嫡传身份,其余暂时记名,另有一门直指仙人的道法相授。在接下来的一旬光阴之内,最后只能存活五人,不然一切作废,机缘全无不说,还要被降下天劫,当场劈死,身为嫡传与记名弟子,若是无法为师尊涤荡污秽,本就不配得到这桩道缘。 那轴摊开之后的画卷,猛然间变得大如一挂瀑布水幕,从天上垂落到地。 画上绘有五人挂像,正是当下得宝最多、福缘最厚的五人。 除了这幅水幕,山上某处,山后某处,只要是有人处,又有稍小水幕悬挂空中。 而白衣神女虽嗓音不大,实则话语响彻天地,秘境之内,人人听闻。 身上携带云上城沈震泽方寸物白玉笔管的年轻男修,目瞪口呆,他就在榜上,而且名次还不低,排在第二。一旁那个女子修士,喜忧参半。 垫底之人,是一个佩刀的年轻公子——狄元封。这脸色微白的俊俏公子哥瞠目结舌。 排在第四的,是一个站在宫观石碑前,双臂环胸、眼睛眯起的邋遢汉子。 第三人,是一个背着好像道袍做的包裹的高瘦道人。正是自称雷神宅谱牒仙师的孙道人。这会儿高瘦道人已经汗如雨下。 第一人,是当下正抱着竹子离地悬空的黑袍老人陈平安。 众人只见画卷之上,那家伙依旧不愿落地,伸出一手使劲挠头,然后对着那幅悬停在一旁空中的山水画卷,一脸真诚道:“弄啥呢,搞错了,真搞错了。” 白衣神女和两尊青衣神人已经消散。半旬之后,水幕还会出现一次。若是一旬到来,此地剩余人数多过五人,便会有天劫落地,将所有人打杀。 桓云发现自己埋藏在藻井那边的符箓已经崩碎。显然,此地山水神灵已经关闭了仙府出路。 白玉拱桥这边,鱼龙混杂的各路修士武夫,面面相觑。先前桓云好不容易帮着笼络起来的涣散人心,这会儿瞬间被打回原形,重归一盘散沙。 哪怕是六人,都不约而同地后撤,和身边人拉开了一段距离。唯独白璧与詹晴并肩而立,默默交流。 一时间天地寂静,落针可闻。 云上城那对年轻男女心情越来越沉重。 年轻女子问道:“师兄,桓老真人护得住我们吗?” 男子苦笑道:“兴许老真人不愿意杀我们,就已经仁至义尽了。” 女子花容失色。 男子无奈道:“桓云终究不是自家人,现在我们能够相信的,就只有许供奉了。” 片刻之后,两人一起琢磨困境,试图打破当下死局,可惜两人还是没能商议出一个所以然。 那个风尘仆仆赶来的龙门境供奉,他们两人真正的护道人,飘落在两人身侧,神色凝重,缓缓说道:“不如将那白玉笔管交给我,我来引开所有人的注意力。” 男子毫不犹豫就交出了那件方寸物,感激道:“有劳许供奉。” 老供奉将那白玉笔管小心翼翼收入袖中,一掠而去。 年轻女子一脸讶异,男子摇摇头,示意她莫要说话。 年轻女子虽说不如她师兄沉稳缜密,一直被城主沈震泽教训,但是她好歹知道此刻交出方寸物,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男子以心声说道:“如果刚才不交出去,我们现在已经是两具尸体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