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第三辑(15-21册)_第五章 四顾茫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四顾茫然 (第5/10页)



    北俱芦洲本土出身的止境武夫,连同刚刚与嵇岳同归于尽的顾祐在内,其实就只有三个。

    而九洲之中版图最小的宝瓶洲,一样有三个,李柳的父亲李二、藩王宋长镜和落魄山崔诚。

    如今顾祐战死,便是所有北俱芦洲武夫的机会,可以分摊一洲武运,至于能拿到多少,自然各凭本事。这就是“炼神三境武夫死本国,止境武夫死本洲”说法的根脚所在。

    李柳突然问道:“陈先生,先前是不是去过类似小天地的山水秘境?”

    陈平安点头道:“前不久刚走过一趟不见记载的远古遗址。”

    李柳说道:“难怪。顾祐死后,武运四散,但其中有一份浓郁武运,有些玄妙,似乎蕴含着顾祐的一股执念,在北亭、水霄国一带盘桓许久,滞留了约莫半旬,才缓缓散去,应该是没能找到陈先生的关系。若是得了这份馈赠,以最强六境顺利跻身金身境,可能性就要大很多,哪怕金甲洲那边的某个同境武夫一直在涨拳意,应该都不会对陈先生造成太大的影响,当下就有些难以预测了。若是对方拳法一直攀高,陈先生却停滞不前,在对方未破境之前,陈先生就破开自身瓶颈,跻身第七境,那就要失去那份机缘了。”

    陈平安心中了然。是自己练习撼山拳多年,又挨了顾祐前辈三拳指点的缘故。所以哪怕自己是个外乡人,顾前辈依旧愿意分出一份武运,馈赠自己。

    错过了顾祐的这份遗赠,遗憾当然会有,只不过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陈平安一手持绿竹行山杖,一手轻轻握拳,说道:“没关系。顾祐前辈是北俱芦洲人氏,他的武运留给此洲武夫,天经地义。我唯有练拳更勤,才对得起顾前辈的这份期待。”

    对于陈平安而言,这份馈赠,分两种:武运没接住,心意得抓牢。

    会真正折损自身利益的时候,还能分出是非,明辨取舍,不以得失乱心境,才是真正的道理。

    李柳笑道:“陈先生能这么想,说明顾祐的眼光很好,我弟弟李槐也不差。”

    陈平安总觉得听李柳说话,哪里有些不对劲,可又好像浑然天成,本该如此。

    只是一想到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也就见怪不怪了,光是自己祖宅所在的那条泥瓶巷,就有南婆娑洲的剑仙曹曦、书简湖顾璨,当然还要算上他陈平安。

    游人陆陆续续登上高台,陈平安与李柳就不再言语。

    当有了十六人后,高台四面八方,同时出现十六条云雾凝聚而成的雪白蛟龙,头颅靠近高台,每一条云海蛟龙便像一艘渡船。

    李柳说道:“一次十六人,可以分别骑乘蛟龙,无视小天地禁制,顺利进入龙宫洞天。这也算是水龙宗的噱头。”

    李柳率先走上一条蛟龙的头颅。

    陈平安依样画葫芦,抬脚跨上云雾中白龙的头颅,轻轻站定。

    刚有人后到高台却打算要争先,高台上便浮现出一个青衣神人的缥缈身影,说道:“底下便是潭坑,尸骸皆是争渡客。生死事大事小,诸位自己掂量。”

    大概只有陈平安察觉到这个青衣神人的站立位置,距离李柳最远。

    十六条水运化成的雪白蛟龙开始缓缓升空,刚要破开厚重云海,让乘客依稀见到一粒高悬天幕的金光,便是毫无征兆一个骤然下坠。四周云雾茫茫。

    李柳驾驭脚下蛟龙,来到陈平安身边,微笑道:“头顶那粒金光,是济渎中祠庙香火精华凝聚而成的一轮大日雏形,亦是水龙宗的根本之一,不过进展缓慢,因为不得其法,坯子打磨得粗糙无比,一开始就走了歪路,按照祠庙如今的香火积攒速度,再给水龙宗一万年光阴,都不成事。水龙宗修士想要在龙宫洞天自造日月的可能性,比起从醇儒陈淳安肩头抢来那对日月,还要小很多。”

    陈平安仰头望去,唯有高不见天、下不见底的云海,不见那点金光。

    陈平安自言自语道:“换成我是水龙宗修士,会是同样的选择吧,哪怕只有这一粒光亮,也愿意一直积攒香火。”

    李柳说道:“陈先生,修道一事,跟武夫修行,还是不太一样,不是不可以讲究滴水穿石的笨功夫,可一旦修道之人只讲求这个,就不成,练气士哪怕长寿,依旧经不起山中枯坐几回。”

    陈平安点头笑道:“记下了。”

    约莫一炷香后,云雾蛟龙轻轻一晃,四爪贴地,四周云雾散去,众人视野豁然开朗。

    陈平安发现自己站在一座云海之上。低头望去,是一座建造在巨大岛屿上的雄伟城池,如同王朝京城,城池周边,青山环绕,宝光流转。岛屿雄城之外,又有大小不一的岛屿,各有古朴建筑或依山或临水,如众星拱月,护卫着好似位于天地中央的那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