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相互问剑 (第9/10页)
会愿意离开剑气长城,反而让小师弟独自留下? 读书人最怕大义。 左右从来只认为自己是山下的读书人,不是什么山上的剑仙。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到了桐叶洲,未来出剑可以更多,并且有可能更加是一人仗剑,身边再无剑仙。 小师弟耍了心机,要他这个师兄去南婆娑洲,说是那边将来形势最为险峻,只是左右听过某个小王八蛋的言语后,决定去桐叶洲。 小师弟悔青了肠子。 陈清都当时挺乐呵。 此去路远,沿途路过的蛟龙沟、雨龙宗,左右都不会做任何停留。 只在芦花岛那边稍作停留,确定那座造化窟当中,到底是传说中的道门高真,还是崔东山所谓的隐匿大妖。 若是高人,坐而论道;若是大妖,一剑砍死。 左右极少有为难之事。 此次与左右同行之人,是桐叶洲一个年纪轻轻的金丹境剑修,说是年轻,事实上与左右是差不多的岁数,还真不算什么年老。 年轻的金丹境剑修名为王师子,是个山泽野修,在野修当中,这个年纪跻身金丹境,并且是剑修,称得上是一个天才剑修坯子了。 可惜到了剑气长城,找不到几个同乡,偏是剑仙满街走的剑气长城,王师子境界又不高,处境十分尴尬,而唯一能算邻居的东宝瓶洲,除了风雪庙魏晋,也无其余剑修,王师子自然不敢去找魏晋客套寒暄,见了面,又能聊什么?到头来,在剑气长城这十余年,就真的只是形单影只的埋头修行而已,几次去往城头杀妖,收获不大,只能支撑他在剑气长城住下而已。 只是这两年,好了些,因为常去某座小酒铺那边买酒,无朋无友的,除非客人稀少,才能上桌喝酒,否则就只能蹲路边喝壶酒、吃碗阳春面了,相较以往的孤苦伶仃,滋味委实不错。 此次返回家乡,更是天大的意外,不承想竟然能够与左大剑仙同行。 不过王师子知道轻重利害,一路上始终沉默。 临近蛟龙沟,左右说道:“不用太过拘谨,若有修行上的疑惑,只管开口询问。” 王师子轻声道:“晚辈境界低微,问题都不大,可以到了桐叶洲,再问不迟。” 左右也不为难这个同龄人剑修。 左右回望一眼倒悬山方向。 夜幕沉沉,天地之间,满天吹过玉纷纷,雪光绝胜水银银。 王师子好奇问道:“晚辈在这个时候,选择离开剑气长城,前辈为何还愿意主动传授晚辈剑法。” 左右收回视线,笑道:“桐叶洲山泽野修,金丹客王师子,孤身一人,于十四年间,三次登上城头,三次被迫撤离城头,我左右与你是同道中人,所以与你说剑,不是指点,是切磋。” 王师子无言以对,几次欲言又止。 左右说道:“有话直说。” 王师子笑道:“我还以为是二掌柜在与我说话呢。” 左右大笑:“我与陈平安是同门师兄弟,你觉得言行举止差不多,不奇怪。” 王师子说道:“前辈,我相信二掌柜以后肯定可以扬名浩然天下!” 左右摇头道:“等着吧,浩然天下只会嫌弃他做得太少,以前种种不认之事,都会成为攻讦理由,什么文圣一脉的关门弟子,左右的小师弟,陈清都也要刮目相看的年轻人,好一个远离战场的新任隐官大人,都是将来否定我小师弟的绝佳理由。若是死了,反正是应该的,那就不提了。可只要没死在剑气长城,就是千错万错。” 王师子心情沉重。 左右说道:“也不奇怪,习惯就好。” 左右与王师子一直御剑往东而去,再无言语。 左右离开剑气长城之前,与那陈清都有过一番肺腑之言。 “陈清都,你当真半点不失望?” “无非是安慰一个尚未彻底绝望的年轻人。不失望?还真是不失望,因为早就没有希望可以失去了。” 倒悬山,春幡斋。 春幡斋的中堂布置,还是浩然天下书香门第的礼仪规矩。 挂了一幅神仙山水的中堂字画,是那北俱芦洲一处不知名山头,两侧挂有儒家修身齐家内容的对联,更上是匾额“留北堂”。 板壁前搁放长条案,案前是一张四仙桌,两侧放椅两张。 在大门与板壁之间,东西相对,摆放了一张张椅子,秩序井然。 进门之人,起坐之间,便是一方小天地。 那些各洲渡船的话事人、管事,陆陆续续进入这座厅堂。 山水窟白溪坐下后,与几个老友相视一眼,都不敢以心声言语,但是从各自眼神当中,都看出了一点忧虑。 厅堂当中的座椅摆放,大有讲究。 宗门底蕴,渡船与买卖大小,渡船话事人的个人声誉,好像都被算计了一遍。 比如白溪就发现皑皑洲的那艘“南箕”渡船,管事是个没什么名气的金丹境瓶颈修士,一直做着中等规模上下的买卖,在平时渡船管事的人情往来当中,都属于那种上了酒桌也不太说得上话的一个,但是今天座位安排,却得到极高礼遇,白溪是因为山水窟自家老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