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九章 哪里来的强盗  (第2/2页)
   “哗啦啦······”    远处,隐隐约约传来市场守尉领兵前来的声音。    “走!”    见事不可为,钟离丹果断撤离。六名刺身形一闪,分为六个方向,很快消失在咸阳的夜色中。    南市的灯笼仍在高挂,可咸阳的也,却显得越发的黑沉了。    “尔等是何人?怎敢在市内妄动兵器?”    南市监赶到的时候,刺早已逃之夭夭。他一眼瞧见躺在地上的尸体,还有剩下几人腰间的青铜剑,身上还带着血花,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咸阳城内,还是他管辖的南市,发生这样的命案,年末考评的时候,很可能垫底,受到处罚。    “睁大你的狗眼,我等才是受害人。”    蒙恬掏出腰间的青铜金印,印底刻着“武威侯恬”四个篆字,正对着南市监。    “本侯巡查南市,遭遇刺行刺,你不赶紧安排人手,追查凶手,难道还要问罪本侯不成?”    “卑下不敢。”    南市监平借着火光,瞥见蒙恬手里的金印,再仔细一瞧,站在他面前的,不是武威侯蒙恬,还是谁?    “抽出一什,供本侯调遣。”    蒙恬直接从守卫的队伍里,拉出一队,抬着侍卫的尸体,护着嬴政,迅速的离开南市,往武威侯府方向而去。    嬴政站在队伍中央,阴沉着脸,没有说话。    任谁遇到这样的事情,心情都不会好。    嬴政心里明白,刺行刺的目标,不是秦国的武威侯,而是他嬴政。    这次要不是蒙恬沉着应对,后果真不堪设想。    难道朕就真那么遭六国人记恨吗?    嬴政的内心深处,猛地升起一股戾气。    回到侯府,蒙恬打发人回去,令派一队贴身亲兵,护着嬴政悄悄回归咸阳宫。    “蒙恬,抓捕刺这件事,朕会命令吕恢去办。抓到这些人,当诛灭三族。”    回到咸阳宫,嬴政才算真正安下心来。    “陛下遇刺这件事,臣希望陛下不要大肆宣扬。”蒙恬回道。    “爱卿有何说法?”    “当年,荆轲贼子行刺,沸沸扬扬,满城皆知,秦人愤恨,六国却扼腕叹息。南市遇刺,若宣扬开去,山东得知,定会受到鼓舞,于大王的威势有损。”    皇帝遇刺这样的事,哪怕刺没有成功,传开去,影响同样不好。    “莫若对外宣传,因为我率军攻灭楚国,楚人心怀怨恨,伺机行刺。因战场上打不过,而行刺领兵的将领,这可是遭人唾弃的行为。”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不知道多少人领兵。领兵征战的将领,于战场上战胜,私下里行刺,很难为人接受。    山东人行刺嬴政,实在是因为嬴政的光环太耀眼,照得山东人看不到希望,只能想到行刺的办法。    他们以为,秦国只要没了嬴政,秦国就会一蹶不振。    “爱卿认定,这批刺,来自楚地?”    嬴政转念一想,蒙恬所说的话,确实很有道理。    “不管是不是来自楚地,臣以为,都应当认定,刺来自楚地。”    蒙恬清楚楚地存在抗秦的地下组织。没有诸侯坐镇当地,地方军事力量薄弱,很难切实有效清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