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2节 (第3/3页)
。” 眼瞅着张柬之已被冻得不轻,狄仁杰唯恐其受了风寒,这便出言宽慰了一句道。 “嗯。” 张柬之可是始终跟在李显身边的,历经过河西大小阵仗无数,又怎会不知李显一身武艺之高,天下罕有可匹敌者,按理来说,就算丽水轩是龙潭虎xue,也断然困李显不住,然则道理归道理,身为谋臣者,又怎能不为主公的安危牵肠挂肚的,正因为此,张柬之除了闷哼一声之外,啥旁的表示都没有。 “哟,殿下回来了!” 狄仁杰笑着摇了摇头,刚想着再劝说几句,冷不丁眼前一花,赫然见身着白披风的李显竟已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了房中,忙站将起来,激动地招呼了一声。 “殿下,您……” 被狄仁杰这么一嚷,张柬之霍然转回了身来,一见李显已安然归来,紧绷着的心弦顿时便是一松,可再一看李显的脸色似乎不对,不由地又是一惊。 “嗯。” 李显的心情显然相当不好,并未多言,只是轻吭了一声,径直走到了上首的几子后头,一抖肩上的披风,沉着脸端坐了下来。 “殿下,可是不曾探得消息么?” 一见李显这等模样,狄、张二人不由地皆是一愣,彼此对视了一眼之后,由着张柬之率先出言探问了一句道。 “父皇将逝,本宫,哎……” 李显沉默了好一阵子,这才抬起了头来,双眼湿润地长叹了口气。 “嗯?” “哦?” …… 尽管早有预料,可这一听李显亲自证实了高宗将亡一事,两大谋士还是尽皆不由自主地倒吸了口凉气,再一看李显满面悲痛之色,一时间都有些子不知说啥才是了。 “殿下,事有轻重缓急之分,当务之急是须得定行止方好,唔,请恕老臣多嘴,不知殿下是如何得知个中详情的,还请殿下明言。” 事情已到了最关键的时候,纵使会惹李显不快,张柬之却也顾不得许多了,沉默了一阵之后,便即出言追问起了事情的经过。 “好叫二位先生得知,事情是这样的……” 李显到底不是多愁善感之辈,自是分得清事情的轻重缓急,这便毫不隐瞒地将夜探丽水轩的经过详详细细地述说了一番。 “原来如此,唔,不知殿下最后是怎生处置那对狗男女的?可能保证瞒住那帮贼子么?” 李显的语调虽缓,可张、狄二人却是听得胆战心惊不已,尤其是得知武后竟然在主寝宫里安排了埋伏,更是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只是心惊归心惊,该问清楚的细节,张柬之却是半点都不含糊的。 “本宫将那二人之尸首尽皆埋在了殿顶的瓦面下,如今大雪纷飞,殿顶积雪深厚,数天之内当不致有变故,至于能瞒得住多久,却是不好说之事了的。” 李显原本只是想私探一下丽水轩,并没预计到会动手杀人,临去前,倒是想将二人的尸体一并带走,只是面对着外围羽林军的严密防守,李显自觉把握性不大,也就作了罢论,只是小心地将二人的尸体埋在了殿顶低洼处的积雪之下,还真不敢保证能瞒得住栖霞观一众积年老贼多久的。 “既如此,所有事情就必须紧着去做了,唐州那头可以暂且不管,然,河西、幽州之兵却须紧着先动起来,迟恐有变,还请殿下早做决断!” 张柬之一向果敢得很,一听李显如此说法,立马毫不犹豫地进谏道。 “嗯,狄公以为如何?” 起兵可不是儿戏,一动之下,便是你死我亡之结局,稍不小心,便有天下大乱之可能,纵使李显再如何自信,却也一样不敢掉以轻心,不置可否地吭了一声之后,便即侧头望向了始终默默不发一言的狄仁杰,不动声色地问了一句道。 “此大势所趋也,当行!” 狄仁杰平日里行事偏圆滑,可真到了大是大非的关键时刻,却是一点都不含糊,一躬身,慷慨激昂地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好,那就开始罢!” 李显本就不打算坐以待毙,这一听两大谋士意见一致,自是不会有甚犹豫可言,一拍文案,霍然而起,语气铿锵地下了决断…… 永隆二年正月初一,肆虐了十数日的大雪总算是稍停了些,尽管天依旧阴着,时不时地也还飘下些盐末子,可呼啸不止的北风却是歇了,倒是个赏雪的好日子,陇关都督李敬业一大早就起了,随便用了几口稀粥,便即叫下人们搬来了张摇椅,有滋有味地半躺在暖阁好生欣赏着后花园里的雪景,当真有些风雅无边的意味,当然了,真说到风雅二子,李敬业其实也就只是半吊子水平而已,打油诗估计能凑合上两句,正儿八经地叫他写诗赋的话,那也就是抓瞎的份儿,之所以在这装着风雅,其实为的就一件事——等人上门送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