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九章 冰晶陨石 (第2/2页)
转着,旁边的的施工人员听不到任何的声音,但是那样庞大的机械运转却让整个机械附近的地面开始慢慢的崩裂开来,不过施工人员并没有停下钻孔机的运转而是猛然的加大了马力。 “一号钻孔机已经开始加大马力,目前没有再一次开裂的现象。”在钻孔机旁边的一个工人检查了一下钻孔机周围的地面之后才汇报道。 “密切主意地面情况,如果发生大规模塌陷的情况立即撤退,在陨石左方钻孔的二组已经失败了,他们正在寻找新的钻孔位置。”没有什么是第一次可以成功的,这些人在接到这一次任务之后他们对地球上所有是由钻井队的资料进行了大量的学习。而且在地球和太空中他们也多次的进行了练习,但是他们还是有点错误的估计了这一次任务的困难程度。 冰晶陨石的坚硬程度已经超过了他们的想象,而且他们经过多次实验才研究成功的钻头的消耗十分的快,基本上每十分钟就要换一个钻头,这大大的降低了他们的工作效率。而且冰晶陨石上面的气温非常的地,即使他们现在的实力还不错,但是在这种零下上百度的气温下他们也不得不每钻探一个小时据休息一下。 钻探的过程是十分的无聊的,换钻头、将钻孔机启动,然后就是漫天的冰晶从钻孔中喷射了出来将站立在机械旁边的工人和机械给埋进去。 整个钻探的过程一共进行了十天,在这十天中四组钻探队伍一共失败了十次,平均下来一组二点五次。当然不能这样算,因为上方下方和左方右方的钻探孔道必须在一条直线上面,不然达不到贯通整个冰晶陨石的效果,所以只要是一方钻探失败,另外的一方也要重新的寻找钻探地点。 不过这还只是开始,接下来这些钻探队伍还需要在整个冰晶上面钻探出八处放置小型离子发动机的位置,并且将这些发动机安装进去。当然这些所谓的‘小型’发动机是相比于白鲸号的发动机来比较的。如果用星辰号航天飞机的发动机作为比较的话,那就十分的庞大了。 这些发动机都是星空集团特制的,它们采用了一体化的设计,每一个发动机他们在建造的时候都会配备上一个小型的核聚变电站,在最初的设计上面是打算采用十万块能量块进行能量供应的,但是经过实验发现这些能量块无法进行长期的供电,需要时常的更换。所以最后就将小型核聚变电站给整合到了发动机里面,这方面的研究星空集团的基础十分的深厚,要知道星辰号的第一架就是采用了核聚变电站供应电力的方式。 这一次的钻孔任务相比于打穿整个冰晶陨石要简单很多,所以十天时间施工人员就已经将发动机都安装到位了。而随着缆绳的安装完毕,整个过程的最后一步要开始了。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超级生物科技帝国》,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