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娘和离之后(科举)_第12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6节 (第2/3页)

惭愧惭愧——”

    “卫公子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当为我辈楷模——”

    盛言楚打断这人:“你可是喊错了人,我姓盛。”

    那人瞪大眼,佯装不敢置信:“贤弟不是郡守大人的义子吗?郡守大人膝下无子,你怎不随了卫姓?”

    盛言楚瞥了这人一眼,只道:“祖宗不可忘。”

    那人唔了声,对着盛言楚深深一拜,再起身时,那人一脸笑意:“人人都说静绥的盛言楚攀上了高枝,但亦有人说那盛言楚不过是个黄毛小儿,郡守大人养着他跟养条狗似的,如今看来,盛秀才并非传言中不堪。”

    盛言楚挑眉:“兄长可是有话于我说?”

    “正是。”那人手一伸,盛言楚跟着那人往大树下走。

    “我姓余,邹安人士。”余添自我介绍。

    头顶的蝉鸣声叫得欢快,盛言楚呢喃一声:“邹安……”

    见盛言楚生出了戒备,余添忙道:“邹安书院并非全是武秀才,那些人得罪盛秀才的事我有耳闻,在此,我余添替他们说声得罪。”

    盛言楚垂下眼睑,笑了笑语意圆滑:“待会天就要黑了,余兄还是赶紧说事吧。”

    邹安书院武秀才侮辱他的行为,用不着余添这个外人买单。

    余添哽了下,叹道:“杜开所在的西山书院和我们邹安住在同一家客栈,入住客栈那晚,西山书院的人在客栈大谈特谈盛秀才,言及盛秀才并非郡守大人心尖上的宠儿,我料想杜开三番五次对你下手,大抵是信了那晚的话。”

    盛言楚听得一头雾水:“这跟害我有什么关系?”

    余添:“江南府横跨长河,那西山书院正巧立在江南府对面,他们个个秉性高傲,不过倒的确有些真材实料,听闻盛秀才当年只考了县试就擢升了秀才,杜开等人嫉之,妒之,故而对盛秀才下起狠手。”

    顿了顿,余添又道:“盛秀才有所不知,城中赌坊这两日门庭若市,均在压谁会是今年的解元…其中尤以西山书院的杜开以及盛秀才你的赌注最高。”

    盛言楚气笑不止,敢情杜开以为没了他,解元的位子就非杜开莫属了?

    他都没胆量敢在还没开考前就肖想解元,这杜开接二连三的害他,莫不是真的以为自己是根葱了?

    -

    入夜,书吏再次敲响锣鼓,锣鼓声歇,四根蜡烛落到了书桌上,第二场乡试开始了。

    蜡烛分到盛言楚时,书吏压低声音道:“盛公子,您且安心做题,西山书院的事大人不会善罢甘休。”

    盛言楚没多问,自顾自的点亮蜡烛。

    锣鼓敲响后,他就一直留心隔壁的动静,想来杜开的乡试废了。

    咕了盏薄荷茶定定心神后,他不在纠结杜开的去向,开始撕密封考卷。

    如果说第一场算术、律法和策论三分天下,那第二场的主场只能让给时务了。

    审完题后,望着占了十之有七的时务题,盛言楚唇角再也压不住。

    看来那几十两的刊报银子他没白花。

    -

    第三场最简单,却也是最考察秀才们耐心的一场,主策论,兼顾考察诗赋和判文。

    策论要长篇大论的写,除了考察秀才们对文章的独特见解,最重要的一步是考察秀才们的书法。

    虽说乡试糊名誊录,但在排名次、拆卷排榜时,对有分歧意见的考卷,主考官会以第三场为判定标注。

    好比两个人成绩不相上下时,若谁第三场答得更漂亮,则谁胜。

    八月十八,乡试结束。

    贡院大门一开,秀才们一个个像是刚从苦寒之地流放归来,唇色泛白,眼底挂着两圈青黑,踉跄着两条腿从贡院里走出来。

    盛言楚这几日除了用脑过度身子稍显疲惫外,并无其他不适,只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