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娘和离之后(科举)_第13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1节 (第2/3页)

人递来纸笔,虔诚笑开:“昨天鹿鸣宴上我等离盛解元太远,因而只草草的看了眼盛解元的墨宝,今天有幸,还望盛解元多多写点才好。”

    “好说好说。”盛言楚撩起宽容袍执笔,略沉思片刻,在一众书生企盼的目光之下,盛言楚一口气连写了三篇诗。

    笔墨还未晾干,书生们就拿起纸张高声吟咏起来,盛言楚拢着袖子站在一旁,见几个读书人面红耳赤的在那争抢诗文,盛言楚嘴角不禁微微上扬。

    赵蜀不知从哪掏出一柄扇子敲了敲盛言楚的头,啧啧笑道:“盛小弟可不再是从前的盛小弟了……”

    盛言楚假模假样的鞠一躬,瞥了眼桌子旁已经快打起来的读书人,凉凉道:“文人墨客看似清流,其实各个骨子里都嫌贫爱富的很,若我今日不是解元而是一落魄书生,我写得诗文他们未必瞧得上。”

    赵蜀哗啦展开扇子,忍俊不禁道:“可你不是落魄书生,还是郡守大人的义子,如今高中解元,锦上添花,他们自然要高捧你。”

    桌子前几人的争吵终于落幕,三首诗被三个手脚快的人抢到后塞进了胸袋,几人回头一看,见盛言楚笑吟吟地站在那看他们,顿时脸通红。

    “让盛解元看笑话了……”其中一个收藏盛言楚诗文的读书人还没来得及将纸塞进胸袋,边塞边道:“我钱某读了十几年的书,却远不及盛解元……”

    “不愧是解元,行文徜徉恣肆,用词精简干练,我等望洋兴叹呐!”又一人赞道。

    盛言楚厚着脸皮走近,浅笑道:“过奖过奖,盛某尚且年幼,不比诸位有见识,义父也说盛某的诗欠些火候,各位还是莫要高捧我了。”

    几人哈哈大笑,言及盛言楚太过谦虚,落座后,几个年长的举人也做了几首诗,对比盛言楚的诗,的确韵味不同。

    如果说这些举人的诗老练稳妥,那盛言楚的就显得更为稚嫩,然而细品起来,稚嫩中不缺才思,总之雅俗共赏,端看赏诗之人的心境了。

    “西山书院今年算是栽了大跟头。”

    品完诗,大家闲闲地找了位置坐下,端着清茶,有人忍不住道:“咱们客栈除了盛解元还有谁跟西山书院的人分到同一条巷道了,快些说说那条巷道有没有生事?”

    裘和景本打算说,一想他跟盛言楚同在玄武北街,杜开闹出得动静早在乡试还没结束时就已经在贡院传来,故而没什么好讲。

    这时,一个上了年纪的举人站起身。

    读书人好奇的看过来,只听中年举人道:“我在朱雀南街,那边我记得有四五个西山书院的秀才,第一场考完后,巷子倒相安无事,不过休息时有人跑去和西山书院那几个秀才说了会话,谁料第二场刚开始就有好几个秀才哀嚎肚子疼……”

    “我的天老爷,莫不是西山书院的人对他们下了毒?”有人惊恐的捂住嘴,“这毒下在哪的?”

    中年举人摇头:“官爷以为他们吃了生水才闹肚子,便没搭理那几个哀嚎的人,不成想到了半夜,那几人竟痛得在地上打滚!”

    “后来呢?”有人听故事听得极为认真,焦急地问:“那些人可有碍?”

    裘和景耐不住话痨插嘴:“自然没有,今年乡试一条人命都没闹出来,要我说多亏了盛解元,若不是盛解元将杜开扭送至衙门震慑住西山书院那帮宵小之辈,他们未必会收手,说不定今年乡试还会像往年一样发生惨事!”

    众书生唏嘘不已,中年举人接着道:“这位小兄弟说得在理,那几个半夜嗷嗷喊疼的秀才只考了一场,第二场疼到笔都抓不住,后来乡试结束我好奇过去看了他们一眼,嗬,你们猜怎么着?”

    “怎么了?”

    “快说快说,卖什么关子!”

    中年举人咽下口水,怕怕道:“那几人拉到虚脱,直接走不动道了,还是官爷将人抬了出来,一碰到太阳几人立马晕了过去,脸色那叫一个惨白,跟死人没两样。”

    “有人往那几个秀才的考棚看了看,当场就吐了出来,我没胆过去瞧,听说里边的小阴沟里除了…嗐,除了不堆屎尿,还有好几条巴掌大的长蛇。”

    “长蛇?”喝茶的书生不敢置信,追问道:“真是蛇?”

    中年举人老实的摇头:“那些蛇不是咱们平常看到的蛇,而是一尾一尾的似泥鳅……”

    “咦,太恶心。”

    “那长蛇不会是秀才们拉…拉出来的吧?”

    “据说是的。”

    “我的天呐,西山书院的人到底给他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