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9节 (第3/3页)
番才好。 所以当华宓君洗去脸上的胭脂水粉干干净净的来到女眷屋子,吃席的程春娘登时又惊又喜。 程春娘知道京城人不喜家里女人抛头露面,她便没强求华宓君出来,没想到华宓君主动出了喜房。 “娘。”华宓君福礼喊人。 程春娘笑容满脸的应声,起身将华宓君拉到身边坐下,又指着乌氏和程菊让华宓人一一跟着她喊。 华宓君来得正好,今日因老皇帝突然降临的缘故,盛家女眷桌上一时间多了好多生面孔,程春娘几乎都不认得。 这些人是前面男客家的女眷,全是非富即贵的人儿,华宓君没来之前,程春娘焦急的手哆嗦,生怕吃饭时说错话得罪了这些妇人。 不止程春娘忐忑,桌上的妇人们其实也有些拘谨不安,她们和程春娘并不熟,都是临时被家里男人拉到盛家来的。 在这些贵妇眼里,盛家就算出了个状元也称不上书香门第,依旧是低贱的商户,故而妇人们均有些瞧不上程春娘,但皇帝老儿亲自来主婚,她们当然不敢明面上对程春娘摆脸色。 问题就出在这,夫人们拿出自己多年积攒的社交本领和程春娘谈笑,可惜程春娘不爱搭理她们。 程春娘若听到这些心声,真想大呼一声冤枉,她哪里是清高不愿意搭理人呐,实在是这些夫人说得话她插不上嘴。 赏灯猜谜,围炉对弈,采雪烹茶…这些话程春娘都说不上来,唯独一个‘文阁刺绣’还能唠叨两句,但总不能一直说吧? 话聊死后,桌上的人就只能尴尬的低着头吃饭,好在华宓君来了,不然气氛死气沉沉的好难看。 程春娘不认得这些夫人的身份,华宓君清楚,见来人中还有慈文公主,华宓君忙小碎步挪过去行礼,一听儿媳妇喊公主,正闷头吃火锅的程春娘筷子啪叽一下掉到碗外。 吓人。 咋还混了个公主进来… 扯了扯嘴角,程春娘回忆着前些年杜氏教她说得话,起身向慈文公主见礼。 来盛家之前慈文公主打听到程春娘嫁到盛家怀上盛言楚后丈夫就抛妻弃子远走他乡,忍辱七年后才和离便算了,竟一直守寡到现在。 刨除嫁给盛元德那一年时间,程春娘守了小十五年的寡。 慈文公主着实佩服程春娘,因为人口稀少的缘故,嘉和朝并不兴女人守寡,所以刑部便出台了一系列和离妇和离六至八年内要再嫁夫婿。 睨了眼谨慎有加的程春娘,慈文公主美眸笑开,夸了华宓君后,又语带羡慕的说程春娘福气好,养了盛言楚这么个好儿子。 “程老夫人——”桌上有人突然喊。 在家经常听阿虎他们这么唤自己,程春娘这会子倒也没惊吓住,放下筷子寻声望过去。 喊程春娘的是一个长有一张尖尖瓜子脸的妇人,发髻上盘着一圈珠光宝气的金钗银饰,瞅着是华丽,但借用乌氏的话来说——打扮的像打鸣的公鸡似的。 周围的人都喊其吴夫人,华宓君听到吴夫人喊她婆婆,脸上的笑容顿时减了三分,赶在程春娘应声之前,华宓君坐那扬声喊了句姑姑。 “姑姑?”准备敬酒的程春娘瞬间坐了回去。 看向吴夫人的眼神含上幽怨。 吴夫人正是华正平的meimei,承袭华家的美貌嫁到吏部左侍郎吴家做了大太太,因面色生得过于妖娆,十分不得吴家老夫人的欢喜,可惜吴大人喜欢的紧,上天也垂爱,吴家几个男孩都出自吴夫人的肚子,有了不止一个儿子傍身后,吴老夫人便闭上嘴不再刁难吴夫人。 总之这位嫁出去的华家女在吴家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称心如意。 前些年李念和嫁进华家迟迟没怀上儿子时,说闲话说得最多的就是眼前这位小姑子,因眼馋李念和的嫁妆,吴夫人三番五次和小妾唐氏勾搭谋害李念和,李念和顾及吴夫人小姑子的身份才没有和吴夫人算账。 唐氏和吴夫人是一路的妖娆货色,所以两人关系格外的亲热,对外,吴夫人口中的嫂子只会是唐氏。 今日来盛家的妇人都是家中正妻,谁打扮的像吴氏这般花枝招展?就连慈文公主都卸了几支钗环换上淡色的衣袍,唯恐太过喧宾夺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