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5节 (第2/3页)
院大人关系这般好了?” 随后又补充一句:“我瞧着你跟五殿下关系也非同一般。” 盛言楚不自觉笑出声,五皇子坐上龙椅十拿九稳,他这会子没必要再瞒着李兰恪,便将他和五皇子多年交情道了出来。 李兰恪听完后舌头都捋不直:“你、你你,你还真能瞒啊!” 近小十年啊! 盛言楚笑笑没再说,而是绕到书桌前给程以贵和月惊鸿写信。 南域海贼投降后,十万大军不久就会班师回朝,但北边大雪堵住了去路,程以贵等人一时回不来,盛言楚担心南域毒水危及几人身子,便写信问问情况。 南边倒是无雪,但因毒水的缘故,南域百姓纷纷往内陆赶,以至于今年的米价比去年高了三倍不止,他还得写信给舅舅程有福,码头的铺子最好不要开了,省得惹上贼匪打劫。 十一月底,几封信相继送到盛家。 月惊鸿和程以贵皆已坐船到了静绥,翻过葳蕤山的地界都在下雪,两人只好作罢继续留在静绥。 程有福的信则透着一股喜气,前些年程有福坚持不懈的种红薯,程家庄程家地窖,静绥盛家小院地窖,还有码头春娘锅子铺都堆满了红薯。 随着南域百姓进内陆,不仅米价上涨,连红薯的价钱都翻了又翻,程有福在其中赚得盆满钵满。 此番写信给盛言楚,主要想问问盛言楚的意见:这笔钱是拿来做生意呢,还是存进钱庄吃利息。 盛言楚看完信后速速回信:都买宅子。 打算学程春娘做食肆的程有福急忙刹住脚,连夜改了方案,翌日便带着大儿子程以贵出去物色好的宅院。 给程有福回信时,盛言楚灵机一动,给江南府的钟谚青也送去了一封信。 没别的事交代,就一条:帮他寻几个清幽小院买下来,不拘大的,就要那种一家五六口人住的小院,靠水最好。 钟谚青拿到信后,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虽不清楚盛言楚买这么多宅院要做什么,但还是照办了下来。 江南府是鱼水之乡,中人手里的宅院大部分都是盛言楚所说的那等适合一家人住的一进或是两进的小宅子,所以买起来十分容易。 钟谚青一口气择了五栋靠水的宅院买了下来,写信告知盛言楚,不成想盛言楚却说不够。 钟谚青看到信后傻了眼:“楚哥儿一家,连带上娘家几个舅舅,这么多人住也够了啊,咋还要买?” 而且是越多越好。 偶尔来钟家探看孩子的陶娘子和封定海见钟谚青又开始在城里城外疯狂买宅子,两人抽空问了一嘴,这才知道一切都是盛言楚安排的。 盛言楚在信中还劝钟谚青若有存银也去买点宅子囤着,对,盛言楚用的是囤,可把钟谚言唬得一愣一愣的。 这年头有钱人家买宅子就跟买菜一样么? 不管怎么说,钟谚青至少听了进去,帮盛言楚代买时,自己也掏出家底买了两栋。 封定海颠了颠怀中的小长生,咬咬牙对陶娘子道:“恩公是做官的人,他总不会乱来的,这般买宅子定有缘故,不若咱们家也——” 陶娘子有些犹豫,这几年在江南府打拼,他们倒也挣了些银子,只儿子小长生额头上的鱼鳞还没全部去掉,她的想法是攒银子给儿子治病最重要。 封定海想得长远:“左右拔鱼鳞的大夫还没寻到,银子放那也是生灰,还是买宅子吧,真不碰巧转头遇上好大夫了,到时候咱们再将宅子卖掉便是。” 陶娘子想了想,点头应允。 就这样,封定海学着钟谚青买宅子的行径,也去中人那购进一套一进的小宅院。 说来也是走运,中人见钟谚青一口气买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