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2页 (第1/2页)
现在听到孩子自立自强,也是很欣慰的。 转而又关心起三个女儿来,“你们仨怎么没买卧铺啊?” “没买到。我们也没坐过硬座,就买了。”她们到了沈市就买了火车票,但仍然是没有。 她真不知道卧铺票这么畅销。 “那睡一晚上可累,而且人多手杂,一定要注意安全。”宋红米叮嘱道。 硬座可不只有坐票还有站票呢,人一挤就容易出事。 那边玲子声音更小了,“我们商量好了,轮班睡觉,没事的。” “你在哪儿打电话呢?”宋红米就是有些好奇。 “就是火车中间过道。”玲子回道。 “快回去吧,有事就给爸妈打电话。”宋红米挂了电话。 柳宵又拿过去了,“我给大哥打个电话,让他去火车站接人。仨丫头的行李可不少。” …… 转天一早,宋红米和柳宵夫妻俩也开车上路了。 在城里,不可能开的太快。 两人早上没做饭,直接在外边吃的热面皮和菜豆腐。 又买了一个锅盔、几个rou夹馍和几瓶矿泉水。 “马上就要出城了,现在就有些想念西安的美食的。”宋红米扭头回看。 “我随时可以陪你回来的。即使以后三个孩子要留在京城,我陪你回西安养老。”这不是早就说好的么。 宋红米点头,“好。仨孩子差不多到县城了吧?” 柳宵看看手表,“不晚点的话,还有十几分钟就该到了。” “等玲子给咱们打电话吧。”宋红米觉得这十几分钟有些漫长。 当听到小灵通的铃声,她很是松口气。 终于来电话了。 立马接通,“喂!到了。看到大伯了,好好。大哥麻烦您啦,你们什么时候回老家,下午啊,行,行,没办法,厂子这边太忙,离不开人,好好,下次肯定回去。” 挂了电话,宋红米给柳宵复述了下,“你大哥接到孩子们了。让她们中午在县城吃一顿,下午打车回老家。以前老家到县城的路没有修特别颠簸,还是坐牛车,颠的屁股老疼,我还记得仨孩子都挺不乐意在老家待的,也不知道这次能不能待的习惯。” 柳宵还是挺有信心的,“老人不愿意去县城住,老家那边也是新修的大瓦房,挺宽敞的,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咱家三个孩子不是那种娇气的。” 宋红米抱怨道,“这人跟人就不一样,你教你兄弟姐妹卤rou,我教兄弟姐妹做糕点,这两项技术也差不了多少,结果你家这帮兄弟姐妹算是开窍了,不卖卤rou也做起了各种小买卖,现在过得都不差,我的那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