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过日子_第71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1页 (第1/2页)

    他们开始收拾农具,一开春就要铲黑土做育苗床,还要休整上水沟,加固田埂,都得用到农具。

    磨刀不误砍柴工,提前把农具收拾出来,回头干活就不用费工夫了。

    宋母领着宋大姐、宋二姐做鞋,布鞋。

    没那么多布做千层底,就用木头鞋底。

    其实最好用胶皮、牛筋底的,不过不是没有么。

    好在宋家俩木匠,制作鞋底早就轻车熟路了。

    宋红米觉得木头鞋底有些硬了,长期穿着走路脚丫疼,还不如半旧不旧的草鞋。

    草都被踩柔顺了,加上草鞋轻便,很舒服的。

    草鞋也有不少款式,冬天保暖的,夏天带孔洞的,所以一年四季都穿草鞋也没什么。

    宋红米就和宋母说了,她不要加了木头鞋底的布鞋,不过她多要一双袜子和两条内裤。

    因为都是小件儿,真心用不了多少布,宋母再三确认后就答应了。

    宋红米也在整理自己东西。

    衣服之类的倒是不用换,还是这身棉袄棉裤。

    即使开春了,倒春寒也是挺冷的,到五月份能脱了棉袄就不错了。

    但是可以把里头的棉背心收拾一下,该洗的洗,该补的补。

    大冬天也是可以洗衣服的,天天要烧炕,顺便烧热水了。

    不过晒衣服有些不方便,衣服会冻上,干的很慢。

    好在还有招,就是等衣服彻底冻上了,然后把冰打下来,然后把衣服放热炕头煲着。

    这样两□□服差不多就干了。

    宋红米本来就没有内衣,还是她求着宋大姐给改了一套。

    虽然现在是豆芽菜,但是她还是不习惯光膀子穿棉袄。

    衣服弄好了,接下来就是学习用具了。

    纸笔这些她之前买了不少,还有呢。

    书包更是用的节俭,宋红米觉得能用个七八年不带坏的,土布真的结实。

    她唯一添置的就是个草编的笔袋。

    用来放铅笔的,因为铅笔盒太贵,宋母不会给买。

    没有铅笔盒,铅笔会摩书包,里头全是铅笔道道,有些脏。

    而且这么摩,铅笔用的也费。

    弄个铅笔袋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个铅笔袋是她设计,然后柳宵哥亲自编制的。

    在编制过程中,还请教了几个编草鞋手艺最好的老人。

    宋红米的设计一点都不复杂,就是一个带盖子的小圆筒。

    盖子和小圆筒是半连接状态。

    这个笔袋子唯一难点就在那个半连接地带。

    其实宋红米无所谓,她就是个实用主义者,所以她当时提出来就是用草搓小细绳直接系就行了,又简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