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44,通天河疑案 (第3/5页)
些。” 猪八戒叹口气,说道:“这一路西来,从来就没吃过一顿饱饭。” 老者说道:“放心放心,今天让长老吃饱。”说完起身出门,去招呼僮仆,那些僮仆见两位主人与“妖怪们”相谈甚欢,也便不再害怕,壮起胆子走进屋,摆好一张桌子,请陈玄奘上坐,两边又摆了三张桌,请三个徒弟坐了;前面一张桌,坐了二位老者。 先排上果品菜蔬,然后是面饭、米饭、闲食、粉汤,排得齐齐整整。唐长老举起箸来,先念一卷《启斋经》。 猪八戒早就饿了,哪里等陈玄奘把经念完?拿过红漆木碗来,把一碗白米饭扑地丢下口去,就没了。 旁边服侍的僮仆以为他把米饭藏在怀里了,因为以前常有讨斋的和尚把馒头往怀里藏,这样就可以多拿几个了。但是,他从来没见过有藏米饭的和尚,便笑道:“你把米饭藏怀里,不怕怕衣服弄脏啊?” 猪八戒笑道:“谁藏你家米饭了?吃了!” 那僮仆问道:“你不曾张嘴,怎么就吃了?“ 猪八戒说道:“骗你是儿子!不信,再吃给你看。” 那僮仆又端了碗,盛一碗递给他,猪八戒幌一幌,又丢下口去,连嚼都没嚼,就没影了。 众僮仆见了,无不目瞪口呆,说道:“爷爷呀!你是磨砖砌的喉咙,着实又光又溜!” 那陈玄奘一卷经还未完,他已五六碗过手了,然后一起举起筷子吃斋。猪八戒不论米饭面饭,果品闲食,只管一捞乱吃,口里还嚷着:“添饭!添饭!” 起初,僮仆们上饭还挺快的,渐渐的就慢下来了,最后竟然没人上饭了。 孙悟空叫道:“贤弟,少吃些罢,比在山凹里忍饿已经好多了,你就将就吃个半饱就行了。” 猪八戒哼道:“嘴脸!我半饱也没有啊!常言道,斋僧不饱,不如活埋哩。” 两位老者很是尴尬,因为的确没遇到这么能吃的,正不知如何是好,却听孙悟空说道:“收了家伙,别理他。” 一位老者躬身说道:“不瞒老爷说,白日里倒也不怕,似这大肚子长老,也斋得起百十众;只是晚了,收了残斋,只蒸得一石面饭五斗米饭与几桌素食,要请几个亲邻与众僧们散福。没想到你们来了,唬得众僧跑了,连亲邻也不曾敢请,尽数都供奉了列位。” 另一位老者说道:“如果不饱,我们再叫人蒸去。” 本来说的只是气话,却没想到猪八戒立即说道:“好好好,再蒸去!再蒸去!” 事已至此,也没办法,老者只好吩咐僮仆再去蒸米饭来,又有几个僮仆把桌席撤了,陈玄奘拱身,谢了斋供,这才想到吃了人家的斋还不知道人家姓什么呢,便问道:“老施主,高姓?” 老者道:“姓陈。” 陈玄奘合掌道:“这是我贫僧华宗了。” 老者问道:“老爷也姓陈?” 陈玄奘说道:“是,俗家也姓陈。”说完这话,却突然脸红耳热,自己真的姓陈吗?他想起了被自己杀死的水贼刘洪,然后心就怦怦怦直跳。又问道:“请问刚才做的什么斋事?” 猪八戒笑道:“师父问他干什么?这还不知道?必然是青苗斋、平安斋、了场斋罢了。” 老者说道:“不是,不是。” 陈玄奘又问:“那是什么斋?” 老者说道:“是一场预修亡斋。” 猪八戒笑得打跌,说道:“公公忒没眼力!我们是扯谎架桥哄人的大王,你怎么把这谎话哄我?我们做和尚的,难道不知道都有什么斋事?只有个预修寄库斋、预修填还斋,哪里有个预修亡斋的?你家人又不曾有死的,做什么亡斋?” 孙悟空闻言,心想:“这呆子竟然变聪明了。”说道:“老公公,你是错说了,怎么叫做预修亡斋?” 一位老者欠身问道:“你们取经,怎么不走正路,却到我这里来了?” 孙悟空说道:“走的是正路啊,只是被通天河挡住了,过不去,听到鼓钹之声,便赶来借宿。” 另一位老者问道:“你们到了水边,可曾见些什么?” 孙悟空说道:“止见一面石碑,上书‘通天河’三字,下书‘径过八百里亘古少人行十字’,再无别物。” 一位老者说道:“再往上岸走走,离那碑记只有一里路左右,有一座灵感大王庙,你们不曾见到?” 孙悟空说道:“没看见啊,请公公说说,何为灵感?” 那两个老者深深地叹息一声,竟然老泪纵横,一人说道:“老爷啊!那大王十分了得,年年庄上施甘露,护佑我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孙悟空说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不是好事吗?你们哭什么?” 两位老者跌脚捶胸,嚎啕大哭,猪八戒不耐烦了,说道:“有话说话,哭什么哭?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两位老者啜啜泣泣泪如雨下,一人说道:“难受,忍不住。”一人说道:“我这心里啊,就像刀割一般。” 陈玄奘问道:“两位老施主,到底怎么回事?” 两人终于止住了哭声,一人说道:“他每年都要吃一对童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