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64,王母娘娘与卷帘大将旧情复燃 (第2/3页)
你先退下吧。” 事关二人生死安危的事,她不想让任何第三人插足。 等王灵官告退后,王母娘娘说道:“我们必须阻止他们。” “怎么阻止?”玉皇大帝问道。 王母娘娘大手一挥,两人眼前浮现出一幅三川形胜图来,王母娘娘指指点点,说道:“这里是金兜山,他们师徒四人目前应该到了这里,过几天,他们就要到女儿国了,我们可以在这里让如来佛祖和太上老君再次反目。” 玉皇大帝蹙眉问道:“你是说,让他俩为了争一个女人而大动干戈?” 王母娘娘嗔道:“你想什么你?你以为每个人都是你吗?” 玉皇大帝立即语塞。 王母娘娘指着形胜图上的一条河,说道:“要到女儿国,须渡子母河。这条河,就是关键。” “怎么做?” “我要下界。” 玉皇大帝一怔,然后笑了,笑容中带着一丝不屑。 王母娘娘说道:“你我二人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了,此时就不要互相猜忌了。卷帘大将早已死去,现在唯有沙和尚而已。” 玉皇大帝又笑了,说道:“原来,你生气的时候最美。” 王母娘娘竟然被他逗笑了,说道:“看你色迷心窍的样子。” 转过年,早春时节,王母娘娘启程奔向子母河,但见澄澄清水,湛湛寒波,紫燕呢喃,黄鹂啼鸣,满地落红如布锦,遍山发翠似堆茵。 河边柳阴垂碧,微露出几椽茅屋,王母娘娘蹑足潜踪,凑近了茅屋,发现屋内坐着一位老妇人,正是子母河上的梢子,她头裹锦绒帕,足踏皂丝鞋,身穿百纳绵裆袄,腰束千针裙布衫。手腕皮粗筋力硬,眼花眉皱面容衰。 她也不惊动那老女人,变作一只画眉藏身在柳荫里,日日观察着河对岸。 这一日,远远传来人声,王母娘娘循声望去,只见取经四人组正迤逦而行,那孙悟空指着茅屋说道:“那里有人家,一定是摆渡的。” 陈玄奘说道:“但是却没看到有船。” 猪八戒放下行李,厉声高叫道:“摆渡的,撑船过来!” 老妇人走出茅屋,正要应声,王母娘娘立即扑棱着翅膀飞了过去,半空中使出一个定身法,将那老妇人定在了地上,然后她摇身一变,变作老妇人的模样。 此时,猪八戒已经连声叫了好几遍了,王母娘娘赶紧撑出一只船来,咿咿哑哑地从柳阴里驶了出来。 她一边摇着小船,一边看着河对岸,看着岸边的沙和尚。 已经很多年没见面了。 沙和尚已经变了。 并不是因为玉皇大帝把他毁容了,而是世事的磨练,让他变得沧桑了,也沉默了。 陈玄奘热切地看着小船,他急于过河求取真经; 孙悟空得意地看着小船,这摆渡的人家是他发现的; 猪八戒开心地看着小船,坐到船上,他就能歇歇了,不用一直挑着行礼了。 但是沙和尚呢? 他对一切都是漠然的。 走路,过河,只是完成任务罢了,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沙和尚的心已经死了。 王母娘娘的双眼不禁湿润了。 她心疼。 心疼自己曾经爱过的男人。 曾经? 不!她现在依然忘不了他。 小船靠岸了,王母娘娘喊道:“过河的,这里去。”声音娇细如莺啭,连王母娘娘都大吃一惊,没想到老妇人的声音竟然这么好听。但见陈玄奘立即纵马向前,盯着自己上上下下地打量,俄顷,眉宇间似乎露出几分失望的神色。 王母娘娘心中暗笑:“都说和尚乃是色中饿鬼,这位高僧听到我声音曼妙,还以为定是二八佳人呢,所以便纵马向前,连徒弟也不管不顾了。见我是个老妇人,便有几分失望。” 还是猪八戒快人快语,走动近前,说道:“老人家,你这声音太好听了,我还以为是个小娘子呢。” 孙悟空敲了一下他的脑袋,说道:“你这呆子!” 沙和尚一直不言不语,漠然地看了看王母娘娘便转过头去,可是立即又转回来,怔怔地看着她。 王母娘娘心中一动,难道他认出我了吗?情不自禁地,眼眶也湿润了。 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