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4页 (第1/2页)
苏言顿了顿,稳声道:“近来天气阴晴变化不定,太女年纪轻,若是身有不适上不得朝廷,也是正常。” 众臣皆以为她这是要顺着皇室的意思了,均在心底叹了口气。 ——这丞相之女,也不过如此,不知陛下从不喜欢场面话,更何况此番陛下要回应的,是那老大臣,这是推苏言这竖子出来供开解的,若是她话里有所指责,便正随了陛下的意,让这个恶人由苏言做了,太女若有不满,找的也是她。 ……至于苏言这般维护太女的回答,便更不可靠了。 以太女为人,不会记得她的好,又凭白落了个不尊敬老臣的口实,两头不讨好。 那老臣显然对此说法不甚满意,对着皇帝鞠了一下:“陛下!” 皇帝却挥了挥手,示意她勿言,仍饶有兴致地看着场下的苏言,她年纪轻轻,混在一群“大腹便便”的中年女人中间,格格不入,却好像又给这朝堂带了一丝活力。 高高在上的人语调里是一贯的漫不经心,却好像又有几分调侃:“依苏爱卿之见,太女无罪,可是如此?” 众人虽不一定看得惯这丞相女儿,却不约而同为她拘了把汗。 谁知,苏言摇摇头道:“臣并非此意。” 皇帝微微俯身:“哦?” “若是寻常官员,因病不上朝合情合理,臣母也是如此,”苏言道,“但太女乃一国储君,身负重任,有悉知朝堂动向之责,臣子在家休养尚且回留意朝堂动向,更何况太女殿下,不上朝堂并无大碍,关键在于……” 她顿了顿,继续道:“是否关心朝堂政事,身居一隅却心系天下。” 众臣多年摸爬滚打,此话一出,不少人咂摸出其中深意,暗道了一声“妙”。 这话的前一句,拉低了苏母的位置,将她放到寻常官员之列,后又说其养病时仍心系朝堂,不知不觉地给苏丞相扣了个尽职尽责的百官之首的高帽,却并不让人心生反感。 此乃其一。 其二,自然是关于太女。 这一层说法,是给了太女颜面,称病不上朝数日,朝臣或多或少有所怨言,只是仅有德高望重的老臣才敢当着必须陛下的面参奏,而她这话一讲出来,也正是在给太女圆场——好似太女也并非全不关心朝政,只不过是待在东宫,有些勤奋和应尽之责已然做了到位,不过是百官不知晓罢了。 至于太女到底是是图清闲还是心念朝政……那便看皇帝如何查证、评说了。 这一招卸力,苏言自己都不得不说一声,“可”。 众臣讨论得再多又如何,还不是要看皇帝想法,再多指责,奈何皇帝陛下仍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