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节 (第4/4页)
息传回京中时,王正卿大惊,寻了宁老夫人,让她写信告诉王揎,说道他不喜这门婚事。 宁老夫人是一个有眼力的,也知时下皇帝年老,却不立太子,致京中党派众多,时局不明,这时候和谁结亲,都保不谁会招祸,因也劝王正卿应了这门亲事。 王正卿有苦难言。他前几年求学,偶然宿在同窗家中,结识了同窗的meimei白谷兰,自此后,每有书信往还,京城各府宴席中,只要白谷兰出席,他也每每必到,有时虽不能说上话,但远远见一见,也是会心。 本想挑了合适时机再和母亲一说,请她上白家提亲,可如今……。若真娶了别人,对白谷兰来说,自己便是负情负义的人了。 王正卿终是和宁老夫人说了这件事,请求她帮着劝服父亲,退了甄家的婚事,上白家提亲。 宁老夫人一听,却是大惊,和王正卿分析形势道:“白家是外戚,白谷兰的姑母是宫中贵妃,你惹她作什么?皇帝一日不立太子,就一日不能惹上这些外戚。一旦有变,这是要连累全家族的事啊!” 王正卿最终答应娶甄玉娘,但心下到底放不下白谷兰,又觉着是自己负了白谷兰,待娶了甄玉娘进门,便整一年没有碰她,只安歇在书房。直到前些日子,听闻白谷兰已是出嫁,嫁的也是高门大户的公子,门当户对的,这才放下心来。 见王正卿不答话,宁氏又催了一句,心下也有些后悔,早知道,当时就叫儿子娶了白谷兰算了,指不定现下就抱上孙子了呢!之前形势未明,才不敢和白家结亲的。现下只要一个明眼人,就能看出来,皇帝迟早立九江王为太子。而这白家,不正和九江王走得近么? 王正卿用茶盖拨着茶沫,也无心喝茶,终是搁下茶杯,告辞出来。 他先到书房中见过父亲王揎,说了王府一些事,这才出来,打算去看甄玉。 才出了书房外,走到廊下,就见一位美人含着泪上前来行礼。 王正卿一瞧,这美人正是前些日子九江王赐给他的那位夏初柳,便和颜悦色道:“不在房中待着,跑这儿作什么?” 夏初柳见了王正卿,一颗心才落了地,因道:“三爷这几日不在府中,奴家担心,因此……” “回去吧!这段日子却忙,过些时日再来你房中。”王正卿安抚夏初柳一句,便下了台阶,往甄玉房中走去。 听得王正卿来了,胡嬷嬷等人便退了下去。 甄玉斜躺在榻上,冷眼看着帘子一掀,王正卿走了进来。 王正卿进了房,一眼看到甄氏虽有病容,但精神还不错,便知道没有大碍,嘴里问道:“大夫怎么说?可服了药?” 甄玉瞪着王正卿,这厮看着年轻两岁的样子呢!哦哦,忘记自己是重生到两年前了,这厮当然是年轻两岁了。嗯,算一算,这厮今年就是二十四岁。他真是长了一副讨人厌的样子啊! 见甄玉不答,王正卿以为她又闹小脾气,突然就有了火气,语气不耐烦起来,“问你话呢,是哑了么?”从前讨厌甄玉,总觉得他那样动不动“啪啪”反驳别人的话,实在令人烦。但今日看着自己妻子这样,只拿眼瞪人,半天不答话的,更是令人烦。慢,自己怎么拿甄玉和妻子比较了?对了,没错,是因为他们名字相同,又同样讨厌,于是,自己不由自主就拿他们比较了。 甄玉见着王正卿“活色生香”地走进来,脑子本来有些懵,突然听得他责骂,一股怒火也升腾起来。娘的,老子奋斗三年,好容易要坐上首辅之位了,突然就亡了,那首辅之位肯定要落到他身上了。就是这一回,老子这样死了,王爷让他去料理老子的后事,料理完,肯定也会叫他接手老子正在做的事,到时那些功劳,一样会落到他身上。也是说,老子奋斗来的东西,到时全便宜了这厮。这厮得了便宜还卖乖,居然敢来吼老子? “王正卿,你过来一些,我有话说!”甄玉想要起身,无奈这身子病了好几日,适才又折腾了一会,现下腰酸腿软的,一时只得又躺回去,只用手指朝王正卿勾一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