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6节 (第1/4页)
苏锦道:“那不就结了么?既然案情已经水落石出,为何偏偏要送往厩呢?既劳力又劳财,何必多此一举。” 吕夷简喝道:“大胆,你是说皇上行为不当是么?皇上要发什么旨意,还要你来同意不成?天子旨意一言九鼎,皇上既然下了第二道旨意,你们便遵旨而行便是,难不成还要讨价还价不成?” 苏锦毫不相让的瞪了回去:“吕相,你身在厩岂能了解扬州城当时的情形,没有调查便没有发言权;你若硬是说我抗旨,那我便承认是抗旨,而且是我一人故意抗旨,欧阳大人和宋知府想拦我都没拦住,我就是要在圣旨宣读之前斩了那帮蛀虫,因为这是替皇上着想,替社稷江山着想。” 吕夷简嗤笑道:“你果然是抗旨,既然自行承认了,本相也不跟你多说,这条罪名便是成立了。” 苏锦暗骂一声‘老狐狸’,居然给自己往下解释的机会。 晏殊及时跟进,上前道:“苏专使自承抗旨,却又说是为皇上着想,为大宋社稷着想,想来必有缘故,不妨说说看?” 吕夷简冷声道:“狡辩而已,有什么好说的。” 晏殊漫不经心的道:“他已自承抗旨,罪名已定,但听听理由又有何妨?便是草民犯罪也有申辩的机会,何况苏锦乃是办理粮务的有功之臣,吕相襟怀广阔,却不容三言两语么?” 吕夷简冷哼一声不再说话,众人将目光转向赵祯,就听赵祯轻咳一声道:“那便说说看,朕也想听听为何抗旨倒还是为了朕着想,这倒有趣了。” 第五六一章大庆殿风云(七) .. 苏锦早在扬州抗旨杀人之后便已经想好了托辞,此刻更是不假思索,将准备好的说辞滔滔道来。 “皇上难道以为微臣想背上这个杀人的名声么?想微臣过了年才十七岁而已,为了办粮务杀了那么多的人,就算杀的是该杀之人,于我名声似乎也没多大好处;微臣回庐州之后,四乡八邻皆敬而远之,浑不似以前在庐州之时那般亲密,微臣还狠纳闷,后来微臣的娘亲点破了窗户纸,原来众乡邻都说我杀了不少人,身上有股子煞气,都不愿与我交往;微臣原本看上城东李员外家的千金,拟回乡托人求聘,原本是十拿九稳之事,却吃了个憋,人家一口便回绝了;媒人婆子回信说,那家小姐嫌微臣杀戮过重,不愿嫁我。皇上您说,微臣弄得人人敬而远之,媳妇都娶不上为了什么?微臣这不是自讨苦吃么?” 群臣中有人不由自主的笑出声来,晏殊大皱眉头,这小子信口胡诌,也不顾体统,大殿之上拿自家的琐事来说道,真是教人无语。 吕夷简杜衍等人冷眼看着苏锦,心道:看你还能出多少的丑,此事解释不清楚,必不与你干休。 赵祯本板着脸,闻听此言不禁莞尔,忙咳嗽一声掩饰住,肃容道:“这是何道理?苏专使为朝廷办事,铲除贪官本是大快人心之事,百姓当爱戴推崇才是,怎会有此等事发生。” ” 赵祯安慰道:“苏专使一表人才,别人看不上你是他们没有这个福气,百姓们暂时会有误解,一旦了解真相之后,必会爱戴尊敬于你。” 苏锦拱手道:“多谢皇上夸奖,微臣也不是为此事烦恼,微臣只要能为朝廷为百姓做些事情,哪怕受人误解,一辈子打光棍也无所谓。” 吕夷简终究忍不住,喝道:“苏专使便是因为此事才抗旨?” 苏锦没理他,面朝赵祯继续道:“微臣也曾和欧阳中丞商议过干脆将此案移交刑部审理,落得个无事一身轻;可是当时扬州的形势实在不容乐观,众多官员在押,冯犯的手下门徒甚众,很多官员的私养的护卫和龙虎门的众多弟子皆在城中,可疑情形每日可见,也有人趁乱煽动,散布谣言,百姓们也惊慌失措。在这种情形之下,我和欧阳中丞才决定向皇上请旨,将犯人在扬州正.法。” 赵祯托着下巴,缓缓道:“你们是想借正.法之际震慑宵小,压服余孽?” 苏锦点头道:“正是作此想法,扬州经历数十天的饥荒动乱,微臣负皇命前往,虽然拿了首恶,惩了墨吏,但若不能让形势平息下来,这差事也只算是办成了一半;微臣可不想做一半留一半,要做便做到位。” 赵祯赞道:“这种态度还是可取的,百姓们自然希望有个安定的生活,光是拿了人,城中的人心不能平复,还是会酿出事端。” 苏锦道:“皇上圣明,加之街头上不知何时传出一股谣言,说这些官员若是押解上京便会无罪释放,有人谣言传的有鼻子有眼,说某官和朝中某大员之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